春节期间,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次点燃了全民对AI的热烈讨论。如果你留意过身边的自动售货机,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机器被新兴的、采用AI技术的智能零售柜所替代。短短三四年间,这种变革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自动售货机市场,成为AI强大颠覆力的一个生动案例。
作为这一变革的主要推动者,丰e足食自2017年由顺丰集团孵化以来,在无人货架陷入困境之际,借助AI技术,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将线下智能终端设备迅速扩展至14万多台,逆袭成为无人零售行业的新龙头。
早期,AI识别技术尚不成熟且成本高昂,丰e足食也遭遇了供应商“人工掺假AI”的骗局。然而,团队凭借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对技术的精准判断,克服技术瑕疵,押中正确的技术路线,率先实现了AI技术在智能柜的商业普及,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享受到了最大的红利。
今天,大多数创业者也面临着类似的选择:如何在AI大潮来袭时正确进入市场,并处理AI的不足与迭代,这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那么,丰e足食究竟是如何在无人零售的“至暗时刻”找到这把独特钥匙的呢?这段决策故事又能给创业者带来哪些启示呢?
在创业邦与丰e足食CEO单新宁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
创业邦:作为八年前无人货架资本潮后唯一幸存的创业企业,能否简单介绍下丰e足食的现状?
单新宁:我们确实是无人货架时代的唯一幸存者。经过近八年时间的发展,今天我们在全国铺设了超过14万个AI智能零售柜,服务了超过10万家企业。去年底,无论从点位体量和零售收入看,我们都已成为无人零售行业的龙头,并且实现了盈利。可以说,AI智能柜不仅拯救了丰e足食,也颠覆了无人零售行业。
创业邦:自动售货机行业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你们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应用AI呢?
单新宁:当时无人货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高额的货损成本和无解的破窗效应难题。为了生存,所有企业都在寻找新的设备替代方案。但传统售货机成本高昂且故障率高,我们当时的单机月销售额还不足1000元,根本用不起这样的设备。因此,我们苦恼的不是要不要用AI,而是要找到用得起的AI。
我们了解到市场上存在多种技术方案,包括RFID方案、重力感应方案和静态图片识别方案。但每种方案都有其问题,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最终,我们选择了视频识别技术方案,即动态视频识别柜(动态柜)。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识别问题,还在运营上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它不受商品摆放限制、品类限制和堆叠限制,空间利用充足且新品学习无需额外成本。经过测试后,我们发现其准确率非常高。然而,尽管我们惊喜于技术的进步,但也陷入了新的纠结。
创业邦:新的方案完全达到你们的需求后,为什么还继续纠结呢?
单新宁:因为这个方案太好了,让人觉得不真实。当时市场上很多静态柜创业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技术路线。虽然我们意识到它的优势,但担心背后有未暴露的问题或技术陷阱。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方案的幕后实情是部分订单通过人工识别来完成。虽然起初我们非常气愤和懊恼但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反常识的决定——继续下单。我们认为技术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技术的纯粹性。而且我们也意识到通过减少无效投入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性。
单新宁进一步解释了团队内部对决策的反对意见以及他是如何说服团队的。他强调了对AI的信仰以及如何通过运营方式解决问题并相信AI的发展规律。他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人工识别辅助算法、优化硬件结构和扩大供应商范围来抢占市场先机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最后他指出丰e足食不仅成为了动态柜行业的认知启蒙者和生态设计者还成为了标准主导者并分享了其他决策经验以启发其他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