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构想
- 分享经济:财富的新定义
在重新定义财富的过程中,从狭义的物质财富向物质与精神合一的财富观转变至关重要。任何产品设计或商业设计中,都应始终关注用户的心理感受、满足感和尊严感,这些感受的重要性甚至应超越产品本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和体现互联网精神。共享经济正是重新定义财富的重要场景之一。
- 产消合一:组织的重新定义
“Prosumer”一词融合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意味着每个人都是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罗振宇卖月饼的案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我们应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自组织的观念能更好地描述社群,将组织转变为社群,将消费者转化为用户。此外,大数据的实时性和交互性使其与死数据截然不同,例如沃尔玛的电子货柜通过感应人与物品的互动来优化货架摆放。
- 纳米医学与商业的重新定义
传统商业追求赚钱,而新商业不仅要赚钱,还要让用户感到“爽”。小孩在玩积木时沉浸其中,这种状态被称为“flow”,即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状态。重新定义商业意味着要在物流网、交易网络和社交网络中实现贯通,同时建立一个全球账本体系。
- 区块链:交易与分配的新定义
各国央行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反映了其对未来经济的重要性。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技术确保账本的真实性,并引入智能合约改变社会信任机制。在区块链上造假意味着在世界上的死亡。
- AI/VR:公共领域的新定义
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个领域的边界,重新定义公共领域。我们正从有限游戏转向无限游戏,互联网让我们有机会继续探索这个世界的新边界。游戏规则成为游戏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无限游戏中寻找新的意义和权力。
范式转移
- 人口之争与范式转移
马镫的发明是入口之争的典型案例,它提高了马的利用效率。而范式转移则改变了人与马的关系,甚至马也驯化了人。同样地,计算机的发明是入口之争,而互联网的发明则是范式转移。因此,我们需要从范式转移的层面来理解互联网的影响。
- 认知科学的诞生
认知科学融合了感性和理性,强调感知和交互,接纳不确定性。它代表了东方因缘说与西方因果论的融合。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因果和学科分割,忽视了因缘感知的重要性。在理解互联网时,这一点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