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显得较为平稳,AI板块在昨日的表现也趋于平淡。有人疑惑,关于AI+的讨论似乎已触及高潮,是否再难挖掘新鲜话题?
一、券商研报剖析
在昨日相对沉闷的市场中,医药行业展现出了上涨势头,其余板块则显得默默无闻。通过观察兴业证券汇总的一份图表,该图表对比了互联网+与AI+时期研报的普及程度,我们发现传媒、计算机等行业的研报覆盖率已接近饱和。这引发了市场的猜测,是否意味着AI概念的炒作即将触及顶峰?
二、十大金股的真实面貌
尽管券商的研报详尽地覆盖了AI的多个细分领域及应用场景,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券商的预测并非总是准确无误。例如,去年被券商看好的光伏新星,尽管被寄予技术壁垒高、产能扩张将提升市场份额的厚望,其股价却在2022年高开低走,全年下跌了55%。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这背后揭示了一个事实:券商的研究多基于历史数据与现有逻辑,而市场的变化往往超出这些框架。因此,AI板块是否已达顶峰,并不完全取决于券商的观点,而是要看资金的实际流向。市场的波动往往由资金驱动,尤其是机构资金的行为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趋势。如果资金开始从AI板块撤出,转向其他领域,即便券商持续唱多,AI板块也可能面临调整。反之,若资金持续流入,即便当前市场情绪低迷,AI板块仍有可能重拾升势。因此,我们不应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迷惑,而应更关注机构的交易行为数据。市场平淡就一定是顶点吗?通过深入分析机构的交易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未被注意到的信息,这些可能帮助我们在股市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我们不仅能收集数据,还能通过分析揭示机构的交易行为特点。例如,观察“机构库存”数据(即橙色柱状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股票走势。这些数据能精准反映机构在股票交易中的活跃程度。当橙色柱子密集时,说明机构频繁买卖该股票,表明其重视程度高,即使当前价格处于下跌趋势,也大概率是短期波动,未来仍有上涨空间。反之,若橙色柱子稀少,则该股票的未来走势便难以预测。
三、重要提示
当前市场看似繁荣,但波动极大。切勿在牛市未结束时提前离场。关键在于理解机构的偏好。由于市场上针对机构行为进行全面分析的数据较少,但这样的数据能指导我们如何布局并减少踩雷风险。例如,观察2月19日的机构行为分布图可以发现,虽然机构参与的交易股票数量多,但“机构库存”数据活跃超过10天的股票数量在减少。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机构不再参与某只股票的交易,而我们仍盲目接盘,很可能会面临高位套牢的风险。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我的后续分享!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不荐股、不建会员群,与任何组织无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