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全球第七大致死原因,全球有超过5500万患者,而中国也是深受其害的国家。据最新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中国患病人数已增至1699万例。该病被称为“活着的癌症”,一旦确诊即意味着治愈无望,不仅让患者一步步走向记忆和认知的退化,更成为无数家庭的沉重负担。
近日,一款名为“多奈单抗注射剂”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宣布上市,迅速引发全球关注。这款新药由全球第一药企礼来公司研发,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美国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办公室主任特雷莎·布拉基奥表示,多奈单抗注射剂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症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阶段患者的认知和功能衰退速度。
然而,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难度大,因其致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存在十几种假说,其中“淀粉样蛋白级联瀑布”假说最为主流。该假说认为人的神经细胞里面有一种叫“Aβ”的蛋白,即β淀粉样蛋白。它在神经细胞里面异常沉积后,可能产生副作用。赵忙所医生指出,基于Aβ淀粉样斑块方向的药物研发是针对轻度认知障碍,早期发现并进行药物治疗可控制病情并促进大脑修复,缓解症状。而礼来公司研发的多奈单抗正是基于清除Aβ淀粉样斑块的最新靶向药物。
虽然多奈单抗在数据上表现优异,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质疑。有研究显示,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安慰剂组,所有参与者在实验期内认知能力均有下降或恶化。此外,有89%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了脑肿胀或出血。FDA在批准多奈单抗上市前,召开了讨论实验数据的会议。会议专家小组的11名成员中,有10名投票认为渤健公司所呈现的数据不能被视为阿杜卡单抗有效性的证据。尽管如此,FDA仍加速批准了这款药物的上市。
除了多奈单抗外,基于Aβ研究方向的药物还有2023年上市的仑卡奈单抗和2021年上市的阿杜卡单抗。然而,阿杜卡单抗在上市后引发了巨大争议。尽管渤健公司通过新的数据分析证明其有效,但仍有质疑声认为其数据远低于临床意义上的最低标准。阿杜卡单抗上市后的一年内销售额仅为300万美元,最终因销量不佳和质疑声太大而停产。
面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严峻挑战,全球科研机构和企业正不断加码研发。据悉,自2024年起,美国对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领域的研究支持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年度资金投入将跃升至38亿美元。然而,新药研发成功率极低,失败率高达99.6%。因此,每当新的研究出现都会引发巨大关注。
那么如何界定自己是否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呢?赵忙所医生建议,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慢性进行性的记忆力下降,特别是近期记忆力下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关注并做一系列评估。同时他也提到早期预防或延缓进展方面有一些办法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如运动、均衡营养、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我们期待未来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出现。让我们立即行动点亮记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