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点名的AI企业 “深圳瑞为” 被市监部门调查

AI百科2周前更新 快创云
18 0

  为客户带来便捷AI落地价值的人脸识别技术,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央视315晚会上,技术自动抓取用户信息的问题被曝光,多家商场和机构未经用户许可便抓取人脸数据,分析用户性别、年龄乃至情绪等。人脸识别技术服务提供商瑞为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为技术”)均被卷入风波。

  据悉,瑞为技术深圳分公司是厦门瑞为的分支机构。该司公关部门回应南都记者称,公司正在开会,稍后会作出回应。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其正式答复。

  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应用的边界何在?如何在技术应用与信息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有声音主张人脸识别应与支付功能分离;也有声音认为,在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人脸识别采集数据,并出台信息采纳、留存和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AI技术正迎来火热发展期。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AI在传统零售业的渗透率逐步提高,“人脸识别”等技术正颠覆零售渠道。该技术或成为传统线下零售店铺重新站稳脚跟的助力之一,帮助卖家获取更精准的客户和潜在客户信息,构建用户画像。

  瑞为技术自2012年成立以来,伴随市场需求迅速崛起,其发展历程几乎代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落地和应用的蓬勃发展史。据其官网,瑞为技术成立不久便支持康佳、创维和TCL发布国内第一代智能电视,并为小米手机提供“智能美颜”核心算法。2015年,深圳分公司成立。2017年,瑞为技术入选机场人脸识别供应商,并进入多家机场,助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流程刷脸登机的机场。至2020年,北上广深一线机场也启用了瑞为的刷脸登机方案。如今,瑞为技术已成为业界领先的图像感知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安防、智慧零售、智能家电、车载智能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资本也纷纷涌入。2017年,瑞为技术完成由盈峰资本和赛天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2019年,完成绿地pre C轮融资;2020年,完成由中信证券投资领投的C轮融资。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商超等消费场所的应用。瑞为技术曾向媒体透露,其零售业务中的“人脸识别”产品包括:一种安装在超市、商场、门店等入口的设备,用于统计每天进入门店的人数、大致年龄和性别;另一种安装在货架上,用于分析客户的关注点和消费习惯等。

  关于人脸识别的监管问题,技术本身并无对错。但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极为敏感。一旦泄露,将严重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和隐私安全。深圳一家奢侈品公司的负责人李明(化名)对南都记者表示,尽管人脸识别技术有助于分析消费者购买习惯等行为,增加用户粘性,但使用目的并非侵权,而是提升服务。在消费者能接受的情况下采集信息是可行的;若不接受则涉及侵权问题。如今,人脸识别已成为许多用户的支付密码或账号密码,随之带来的财产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李明建议将人脸识别与支付分开以确保用户财产安全。“实际上人脸识别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多个场景中如果不与支付挂钩则可能涉及用户隐私但对安全影响应不大当然前提是商场不能泄露人脸识别采集到的客户信息。”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南都记者表示:“随着AI和数字化监控的不断布局人脸识别存在应用泛滥问题导致个人隐私无意和有意地受到侵犯这是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带来的最大安全隐患。”他解释称:“人脸识别所引发的客户隐私问题从小处看是个人合法权益的侵害从大处看则存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风险这些设施容易遭受非法入侵。”

  监管势在必行。《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曹钟雄建议加强设施安装审批和备案将这类设施纳入公安系统通过系统进行监管并出台信息采纳、留存和使用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李明则认为商场或可考虑在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数据如一些对个人信息不太敏感的用户可将人脸识别采集到的数据与他们提供的个人数据结合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他强调若消费者不同意则人脸识别的数据不会录入系统更不会被保存和处理仅作为过客拍摄但拍摄本身仍有必要以防盗窃行为取证。

  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深圳瑞为技术等公司涉嫌违规搜集客户信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该局已第一时间介入依法依规对涉事企业展开调查。经查315晚会曝光的画面中有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员工该公司确有经营人脸抓拍产品的相关业务。市市场监管局已联合网警和文化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目前仍在调查核实中。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