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边缘工程师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1 0

  AI、云端与边缘计算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处于持续演进之中。当前,众多IoT解决方案均基于基础遥测技术,该技术负责收集边缘设备的数据并存储于云端。然而,我们的目标超越了基础遥测范畴,旨在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并将此模型在边缘设备及云端实现。该模型在云端进行训练后,被部署至边缘设备,进而形成一个反馈循环以优化业务流程(即数字化转型)。

  这一学习路径采用了跨学科工程方法,旨在针对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边缘设备上AI部署的复杂领域,构建一套标准模板。此路径为复杂AI应用发展的格局提供了实施策略。容器技术成为该方法的基石,它在边缘设备部署时,能封装部署环境以适应各种硬件需求。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作为在边缘设备上部署容器的逻辑扩展,为这一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后续模块中,我们可能会探讨微控制器单元上的无服务器计算与部署等先进技术。

  工程导向的方法强化了工程教育中的关键主题/教学,包括:

  • 系统思维
  • 试验与问题解决
  • 通过试验改进
  • 通过测试部署与分析
  • 对其他工程领域的影响
  • 组件或系统的预测行为
  • 设计注意事项
  • 在约束/容差与特定操作条件(如设备限制)下工作
  • 安全注意事项
  • 构建解决方案工具
  • 改进流程——借助边缘(IoT)为业务流程提供一个分析反馈循环,以驱动流程优化
  • 工程的社会影响
  • 设计与工程对审美的影响
  • 大规模部署

  通过AI、边缘与云的端到端部署,我们致力于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最终,在CICD模式下作为容器部署的AI、云与边缘技术,将构建一个跨越整个价值链的行业特定自主学习生态系统,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我们期望设计一套模板/方法,助力在云环境中将AI部署至边缘设备。

  在此学习旅程中,你将:

  • 学习如何利用IoT与云创建解决方案
  • 理解在边缘设备上部署基于IoT的解决方案流程
  • 掌握使用容器将模型部署至边缘设备的步骤
  • 探索DevOps在边缘设备中的应用
  • 参与由牛津大学与Ajit Jaokar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云与边缘实现》课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