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GPT等通用大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我们与机器的交互方式,从语言翻译到内容创作,这些模型正塑造着信息时代的新面貌。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在公众视野中无处不在,但在垂直细分领域,AI技术的影响和潜力尚未被广泛理解。本文将以《柳叶刀》今年发布的AI相关技术文章为视角,探讨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突破。
疾病预测
- CaRi-Heart AI技术:提前10年预测致命心脏疾病
英国CaristoDiagnostics公司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CaRi-Heart AI技术的里程碑意义。该技术通过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CTA)生成FAI评分,结合AI-Risk算法,能够预测未来8年内发生致命心脏事件的风险。研究数据显示,AI-Risk算法结合FAI评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传统风险因素,能有力预测10年内的心脏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无论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急性白血病AI预测:预测准确率达99.7%
Vincent Alcazer团队基于141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数据,开发了AI-PAL模型。该模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预测准确率分别高达99.7%、98.8%和96.1%。这一成果为急性白血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疾病检查
- 颅内动脉瘤AI检测:98.8%的真正阳性动脉瘤病例可通过AI模型检测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等团队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颅内动脉瘤检测中表现出色。该模型在14,517名患者的头颈部CTA检查图像中,成功检测了98.8%的真正阳性动脉瘤病例。这一成果显著提高了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 心衰诊断:AI效率优于人工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表明,AI系统在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中表现优异。与临床专家相比,AI系统具有更高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为心衰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卵巢癌诊断:低成本、易获取且准确的辅助诊断工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开发的卵巢癌诊断人工智能融合模型,在多个验证集中表现出色。该模型结合常规体检中的实验室检验数据,为卵巢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获取且高准确率的辅助诊断工具。
风险评估
- 手术前风险评估:心电图深度学习预测术后死亡率
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通过AI分析心电图可以更有效地预测患者术后死亡率。该研究开发的PreOpNet深度学习算法,利用ECG波形信号增强了术后死亡结果的辨别能力,显著改进了当前的术前风险分层工具。
小结
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中正经历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医疗领域的面貌。从《柳叶刀》及其子刊上的文章可以看出,AI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与疾病风险评估的突破。同时,通过分析电子病历和遗传数据,AI正促进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的发展。随着算法的不断精进和数据集的扩大,AI在医学研究中的潜力正逐渐变为现实,引领医学向更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