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无人机添“翼”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8 0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开展AI+专项行动,强化需求牵引,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表示,2024年有望迎来AI应用的蓬勃发展,AI技术或将逐渐渗透至各行业。

  在无人机行业,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先行先试,不断开发AI技术应用场景。智能化无人机正成为飞在天上的新质生产力。例如,成都时代新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四川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安全保障系统的无人机方案供应。该公司将无人机、飞机、通信指挥车辆、卫星通信、指挥中心等几大板块进行深度融合开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AI指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覆盖飞控、吊舱、极端作业环境等单点研发,还集成了车载自动换电等先进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时代新光公司研制的战狼无人机可在通信指挥车上实现全自动更换电池、充电、起飞、降落,无需人为操作。此外,该公司推出的车载智能无人机系统在应急、消防、公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另一家位于山东淄博的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大、云、物、移、智”等前沿技术驱动科技创新,构建了天空地多源感知端云协同的智能化产品体系。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智洋创新利用无人机巡检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大坝的定期巡查。该方案通过实时采集显示巡检画面,借助AI盒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隐患识别,对违规钓鱼等行为进行喊话驱离。同时,智洋创新还将AI技术应用于电力智能运维领域,产品具备全景立体可视、全时视频浏览、隐患智能分析的能力。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AI技术与无人机应用场景的结合越来越广泛,无人机将以其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任务环境感知能力强等优点在公安、消防等特种任务中广泛应用。加强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无人机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无人机能力的重要方式。随着智能感知、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无人机将向集群化、智能化、微型化、跨域化发展,并与其他跨域平台融合应用。其中,“深度学习技术”作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将继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无人机视觉导航等方面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应用。综合而言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与跨平台实际应用是未来的研究热点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