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享动画生成技术之前,让我们先通过我制作的动画视频感受其魅力:
上述视频的制作仅耗时不到2小时。你也能在几分钟内,借助动画与AI配音,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家人们谁懂呀我遇到下头男了》。
这一切主要依赖于近期热门的文本生成视频工具——PIKA,配合相应的文案即可完成。
以下是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几个关键工具:
接下来,我将逐一介绍这些工具的用法,教你如何从零开始制作专属的动画视频。
文本视频生成软件:PIKA
其实,自年初起,就有公司开始研究文本视频生成技术,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谷歌Phenaki。此外,还有Image Video、Make-A-Video等模型。这些工具的共同点在于,只需简单的Prompt文本,就能快速生成对应的视频。
尽管直到11月左右,文本视频生成领域并未激起太大水花,但近期该领域再次火爆起来。以我今天要介绍的Pika模型为例,这是由斯坦福华人博士郭文景研发的AI视频生成工具。目前,加入其Discord社区即可免费使用。
小黑子表情包生成
基于坤坤的静态图,我制作了一系列表情包。在Discord平台上,你可以上传图片进行生成。不仅可以上传图片,还能在图片基础上加入Prompt进行限制。上传后需等待一段时间,即可看到生成的gif图像。
熊猫头表情包生成
除了坤坤的表情包外,我还利用熊猫头表情包生成了多个gif图,感觉更加生动。这些表情包能很好地传达文字信息。
动画视频制作流程
故事和分镜文本制作
制作动画前,需先构思故事。这部分可直接使用ChatGPT生成所需文本。以《家人们谁懂呀我遇到下头男了》为核心,让ChatGPT编写一个感人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故事作为最终版本。
动画生成与拼接
拥有故事大纲后,需将故事分镜化,将分镜转换成Prompt,再生成视频。分镜构造同样可借助ChatGPT完成。只需让它理解你的故事,并按要求输出分镜描述。具体的Prompt调整可参考以下链接:
分享链接
但仅有分镜还不够,还需构造生成视频的Prompt。同样可使用ChatGPT进行生成,参考链接如下:
分享链接
拿到Prompt后,返回Pika制作动画,将每个分镜生成的Prompt输入即可。拼接步骤较为简单,使用剪映的“朗读”功能配音,即可轻松制作出所需的动画视频。
总结
上述步骤主要是利用当前热门的文本视频生成软件进行的简单尝试。尽管目前生成较长视频和理解用户意图还存在一定难度,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视频制作的效率将大幅提升,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视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