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微软与OpenAI这对大洋彼岸的合作伙伴备受瞩目。10月9日,《福布斯》一篇报道再次将双方推向风口浪尖,预测未来三年若OpenAI无法盈利,微软将收购OpenAI。而就在前一天,有报道称OpenAI可能重组为公益公司,以防敌意收购并保护CEO Sam Altman免受外部干扰。目前双方对此均未回应,但此举背后的意义值得深思。
自ChatGPT发布以来,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大AI布局,试图在AGI领域占据主导。然而,大模型初创公司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变现路径,包括OpenAI在内的明星企业均深陷亏损,严重依赖大厂的资金支持。这种模式可能难以持续,因此,大厂可能会通过收购优质初创企业来加速投资回报。事实上,微软已经在行动,它已将Inflection AI的核心团队纳入麾下。
在美国三大云巨头中,微软对AI的投入最为果决且全面。ChatGPT的成功让微软一改往日的风格,积极与全球AI明星企业合作,迅速构建了一幅全球AI版图。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刷新》一书中曾表示,应“激进而专注”地投资新技术。OpenAI正是微软这种投入后最大的成果。纳德拉曾坦言:“没有微软的早期支持,OpenAI就不会存在。”
一切始于2018年,当时谷歌的DeepMind已推出AlphaGo和AlphaFold,而微软却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2018年,纳德拉发起的内部改革初见成效,同年微软宣布重组公司架构,向云与AI转变。而此时的OpenAI正面临困境,急需新的“金主”。直到纳德拉与奥尔特曼会面后,双方才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2019年,微软首次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并承诺Azure云成为其“独家”云服务提供商。尽管当时内部有许多高管对此表示质疑,但纳德拉坚持认为微软的AI还不够好。此后,微软对OpenAI进行了多次大额投资,并持续深化合作。
除了对OpenAI的专注投资外,微软也开始对其他大模型初创企业抛出橄榄枝。例如,它对Inflection AI情有独钟,不仅支付了6.5亿美元获得其AI软件授权,还吸纳了其核心团队组建新的部门Microsoft AI。此外,微软还向Mistral AI、G42等多家AI企业投资并合作。
在模型研发方面,微软建立了自己的Phi-3模型系列,并在性能上超越了OpenAI的GPT-3.5。同时,微软还广泛投资AI应用涉及多个热门方向。作为云服务商,微软也积极投资AI基础设施如GPU、数据中心等市场。2023年,微软宣布在未来数年内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加强AI基础设施。
然而,微软的AI豪赌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其自身AI产品与业务的收入情况目前尚不明朗;其次是全球各地建设的AI数据中心能否高效运转;最后是OpenAI的盈利状况将直接影响微软的投资回报。尽管OpenAI至今仍在亏损且亏损持续扩大但微软仍在坚持投入。
纳德拉在《刷新》中指出:“在创造未来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定之规。”面对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果断出手或许是唯一选择。尽管外界对微软的迅速扩张存在质疑但纳德拉坚信这是必要的因为今天站在大模型浪尖上的人都在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