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枪:AI将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3 0

  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校园,浙江成为先行者。

  3月16日,据《杭州日报》报道,从2023浙江数字教育大会上传来消息,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的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科学、数学等学科将广泛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成为浙江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这一趋势让人回想起近期AI领域的多场盛宴——OpenAI发布GPT-4、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微软推出GPT-4 Office全家桶……一系列事件接连发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人们纷纷表示,人类已经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AI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未来,80后、90后的学生可能还记得在学校电脑房上计算机基础课;00后的学生则可能在上编程课外班;而10后的学生则直接开始学习人工智能必修课。

  浙江的举措只是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一个缩影。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提出了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规划。此后,各地纷纷响应,人工智能教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例如,2019年教育部在北京举行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成果发布会上,宣布将北京、广州、深圳等5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3-8年级的学生将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随后,武汉、深圳等城市也相继跟进,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中小学必修体系。

  此外,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科大讯飞等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企业不仅在湖北等地推广智能教育业务,还开发了适用于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材和实验室。商汤科技则推出了面向中学生和小学生的AI教材,推动了AI教育的普及。

  过去一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OpenAI发布的GPT-4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强大的能力,而百度和微软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AI产品。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科技圈感到震撼,也引发了投资人的深思。

  多位VC投资人表示,中国在AI领域再次面临追赶的压力。然而,他们同时也看到了AI 2.0时代带来的巨大机遇。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就曾多次呼吁,AI 2.0是一次不能错过的革命。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和技术大牛开始投身AI领域。王慧文、王兴等业界知名人士纷纷宣布进军AI领域,并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支持。一位知名投资人表示,鼓励大家学习AI并思考其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AI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行业而是影响所有行业的基础设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