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内,2023阿里云峰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此次峰会亮点频出:不久前,阿里版GPT“通义千问”首次亮相,成为继百度公开“文心一言”后,国内第二家推出AI大模型的大厂。此外,这也是张勇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总裁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在3月底,阿里进行了24年来的最大组织变革。市场风云变幻,张勇与新成立的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如何应对?
大模型成为创新基石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阿里云峰会上,张勇宣布阿里巴巴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全面升级。在大屏幕上列出的27款阿里App“全家桶”中,钉钉和天猫精灵率先进行了“升级”。
根据现场演示,接入“通义千问”后的钉钉将新增近10项AI功能。例如,加入新工作群时,它将自动生成聊天摘要,无需手动翻阅聊天记录;还能根据活动邀请生成文字及海报。天猫精灵则能回答如“冰箱里还有豆腐、土豆等食材,晚餐可以做什么菜?”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推荐菜品,还能提供菜谱甚至烹饪视频。
不到一个月前,微软在一场AI发布会上宣布推出由OpenAI最新GPT-4模型驱动的Copilot人工智能服务,将嵌入Office办公软件,帮助用户生成文档、电子邮件和演示文稿。
“副驾驶”这一概念恰如其分地描绘了AI的用途:为人类提供服务。与微软类似,“通义千问”最初展示的是办公、购物、语音助手等场景的应用。而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跨行业的共创:阿里云将开放“通义千问”的能力,未来每一家企业都能拥有智能客服、智能导购、智能语音助手等专属GPT。
这标志着潜力无限的新领域和与时俱进的目标,正如峰会的主题:“与实俱进,为创新提速”。张勇在现场预测:当前技术领域正处于对未来10至20年形成重大历史契机的关头。
“面对智能化时代,包括阿里在内的所有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所有应用、软件、服务都值得我们基于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和生成式AI技术重新构建。”他说道。
“重做一遍”,旨在寻找创新的突破点。从现场也能感受到阿里的雄心:发布通义千问并非峰会的核心,阿里在推销的是其积累多年的全栈AI技术服务能力。
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技术官周靖人认为,ChatGPT的流行更重要的是将大模型产品推向全社会,让预训练大模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业内人士而言,这并不是突发事件。我们一直在沿着这条路前进,希望将更多基于人的智慧体信息融入模型,以产生更大的价值。”
其实,阿里云的一些最新布局在去年11月的云栖大会上就已揭晓:一是阿里云首次提出“Model as a Service”(MaaS)概念,即把模型作为AI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载体。“通义千问”更像是云时代的“操作系统”。在其不断迭代进化的过程中,“底座”能长出什么生态以及模型如何实现二次开发,成为更大的看点。
二是推出AI模型社区“魔搭”,开发者可以下载各类开源AI模型并调用阿里云的算力和AI大模型训练及推理平台。周靖人透露,不到半年时间,“魔搭”社区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00万,模型累计下载量超过1600万次。
一家企业的想象力终归有限,开源开放的技术红利寄望于吸引更多伙伴加速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与创新进程。
全方位竞争态势
在发力技术的同时也在产业领域发力,阿里并非孤军奋战。3月,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AI及大模型对腾讯整个业务来说是一个增长引擎。腾讯正在用很多精力打基础以优化“混元助手”大模型。就在前一天,商汤科技发布了自研类ChatGPT产品“商量”和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
智能化时代的发令枪已经响起但谁能笑到最后还远未可知。在大模型背后是一场涵盖算法、算力、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领域的全方位竞争。
例如算力方面工信部的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算力产业规模年增长率近30%算力规模全球第二。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将引发几何级的算力需求对算力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云计算服务商的阿里云也面临市场份额和增速的考验。如何对外做加法对内做减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峰会现场张勇分享了一组数据:过去十年阿里云的单位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88%。今年阿里云将推出一款更接近云计算终极形态的算力产品。而要提供专属模型的定制训练服务如何在规模化运营的同时提升效率降低应用门槛还将是阿里云持续努力的方向。
算力也是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峰会现场阿里云宣布将助力杭州打造国际先进算力中心进一步确立杭州在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据悉双方将打造拥有自主创新多算力融合的算力供给中心提供通用计算和智能计算能力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的应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还将通过云统一管理多种算力灵活调度算力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让算力像电力服务一样触手可及。
其次AI技术本身的竞争也依然处于你追我赶的态势。在周靖人看来GPT目前的领先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阶段而所有大模型的相互借鉴也是希望在未来的某一阶段能贡献自己的技术创新。成为领先者才能成为定义者。更重要的是大模型不在多不在场景繁杂遇到具体问题能怎么更快速简洁地用起来才是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