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上下联动”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厚植创新沃土形成“促发展、惠民生”生动实践

AI百科4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56 0

  海淀通过“上下联动”策略,推动主题教育见成效,为创新生态建设添砖加瓦。近日,中关村人工智能模型产业集聚区迎来了新成员——“AI大模型产业赋能中心”,旨在促进AI大模型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在主题教育推进过程中,海淀区采取“央地协同、市区衔接、区街联动”的方式,强化上下联动,解决难题,推动发展。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海淀区拥有上千家相关企业,占全国六分之一,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成为关键。为此,海淀区将“联动”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形成了58项市区联动事项,持续深化第一批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

  海淀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区与市级部门同题共答,联合区级有关部门和属地单位,通过“政策+场景+空间”的综合施策,加速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创新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如《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精准引导和资金支持,营造开放安全、包容审慎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海淀区还打造了7个标杆场景,包括“大模型+”接诉即办、教育、医疗等,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大模型技术的落地和升级。

  目前,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已获得北京市授牌,吸引了多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在国家级产业集群评审中,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被评为优秀等级。此外,海淀区还主动对接中央战略部署任务,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已完成18项概念验证项目的转化;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发布45个“揭榜挂帅”专项。

  在“上下联动”策略下,海淀区不仅为各类创新主体厚植沃土,还针对基层和群众的需求,强化区街联动。海淀区梳理形成了123项区内部门、街镇联动清单,以部门会诊、联合施策的方式合力突破难题。例如,在供暖季来临之际,海淀区针对集中供热设备设施老化失修、供热温度不达标等问题,完成了市级46个居住区管网改造任务外,还安排了11个区级居住区管网改造。按照“一社区一对策”原则制定主动治理方案,为28家供热单位、54个集中诉求小区制定治理方案。此外,海淀区还制定了《海淀区供热类问题处置指引》,集中破解高频共性难题。

  海淀区以“58+123”上下联动清单任务为蓝图,“一盘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民生建设。通过主动承接、联动整改、合力攻坚,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得实惠的成果。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