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之后,一切正步入新的篇章。
过去一年,卸任董事局主席五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马云,进行了三次内部表态。这三次表态的公开程度逐渐升级,同时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
2023年5月下旬,在一次仅少数几个业务总裁参加的沟通会上,马云提到淘天集团的未来: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半年后,当市值即将追上阿里时,马云在内网发帖表示“阿里会变,阿里会改”,用一百多个字强调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和牺牲来推进改革,并署名“合伙人马云”。
最近一次是在今年4月10日,阿里重组一周年之际,马云发了一封千余字的全员信鼓舞士气,称“要承认纠正昨天的问题,更要面向未来改革”,并在全网传播。信的结尾是马云在阿里工作时的花名——风清扬。
马云的三次发声,都赶在阿里一年改组的三个关键节点。第一次是阿里刚刚启动“1+6+N”改组,计划让子业务独立融资或上市;第二次是阿里宣布盒马暂缓上市,阿里云放弃完全分拆,以及马云家族信托减持阿里的消息引发市场反弹;第三次是在一个月内,阿里换了三个业务的CEO。
一位阿里人士总结,马云的三次内部表态,对应了过去一年阿里的三个思考:如何改革主业电商?如何应对竞争?如何面向未来?员工们在内部调侃,说马云全员信的叙事很“MAGA”——让阿里巴巴再次伟大。
目前,阿里在中国电商市场的份额约为四成。从年成交额来看,阿里中国零售为8万亿量级,淘宝、天猫分别为4万亿和3万亿量级,而抖音电商则为2.6万亿(支付口径)。
一年前刚改组时,阿里最忌惮的对手是。一年后,抖音成为明确且迫近的威胁,争抢阿里的利润来源——品牌广告。
“抖音最麻烦的是像刺猬,随便直播一场就有几千万元。”多位阿里员工认为抖音的成长远超预期,比更难对付。《晚点LatePost》了解到,抖音美妆护肤大类目的成交额在去年底逼近淘宝、天猫。
电商行业的格局再次回到三足鼎立的全品类竞争。上一次出现这种局面还是十几年前,自己下场做电商的时候。
管理者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阿里在中国电商市场的位置:危险信号已经很明确——只有成交额排第一;交易用户数第二,但不及;包裹数第二,且与第三名抖音电商非常接近;DAU(日活跃用户),3月份淘宝是抖音的一半,比拼多多多了4000万。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阿里重组的这一年,马云的这句话最能概括:“这一年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
结束了4年的讨论:客户第一,但谁才是客户?
2020年下半年,时任阿里CEO张勇回答员工疑问时表示,“买家第一还是卖家第一,这样的讨论没有意义。”张勇提出,“我们在电商侧的第一客户是消费者。”但他没有再过多解释。
到2021年12月初,阿里宣布实行“多元化治理”,任命戴珊分管淘宝和天猫电商。据《晚点LatePost》了解,她上任当月叫停了以GMV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要围绕“买方为第一客户”进行体系化改革。这一态度在小范围沟通后明确。此后,戴珊的核心思想始终围绕“重视用户体验”,但没有直接说“消费者第一”。
又过了一年,面对员工关于如何处理商家和消费者关系的疑问时,张勇态度更明确了:“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在消费者这边。”这一年,拼多多的成交总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但所有这些表态都只是小范围沟通。
今年4月初,参与阿里早期创办的长期合伙人蔡崇信才真正对内对外回答清楚这一基本问题:阿里的第一客户是“使用其应用程序购物的用户”。但阿里的官方使命依然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有义务回答“谁是第一客户”这个问题的不仅是CEO。阿里集团在2010年设立了合伙人制度。合伙人有权决定董事会组成,让公司上市后依然可以坚持最初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阿里的最高决策者们
截至最新的2023财年(2023年3月31日),阿里共有28名合伙人。所有阿里合伙人都曾在业务一线或掌管职能部门,他们60岁退休。但马云和蔡崇信这两位长期合伙人至少可以连任到70岁,并且到期后依然可以被合伙人表决延长。去年5月公布的重组后六大业务集团董事会名单里,19人里有18人是阿里合伙人。
2023年9月10日,张勇卸任自己在阿里的所有职位。蔡崇信接任阿里董事局主席,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均由吴泳铭接管。吴泳铭是阿里“十八罗汉”之一。他也是少数管过产品、技术、运营的合伙人之一。接替阿里集团职位后不久,吴泳铭又接替戴珊担任淘天集团CEO。今年3月,三位业务CEO卸任: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兼饿了么CEO俞永福、盒马CEO侯毅、CEO林小海先后退出管理职务。一年间,阿里已经换掉了6个CEO岗位上的管理者。吴泳铭现在是3个集团的CEO(阿里巴巴集团、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在4个集团的董事会里(阿里巴巴集团、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直接向吴泳铭汇报的人超过20人。吴泳铭的管理风格简单直接:“很明确要什么,不要什么。”他只看数据:订单数、交易额、产品评测、客户NPS(净推荐值)数据等。他强调依靠数据做决策:这也是百度、字节跳动等公司一直在做的事。他选出的新管理团队更年轻、做事高效、决策速度快。《晚点LatePost》了解到的一个例子是:一位业务高管有疑问时现场打电话联系吴泳铭并立刻做出决策。以前淘天的几个跨部门团队很难聚在一起工作;现在吴泳铭提供更大的权限和空间后情况有所改善:成立虚拟专项小组让不同业务的员工一起开会分享数据;涉及汇报流程时只要三个业务领导中两人投票同意即可决策。集中资源为淘天服务到2023年底时阿里账上拥有足够的现金及短期投资5552亿元以及数千亿元的股权投资这是上一任管理团队留下的转型储备接下来是持久战阿里的两个年轻对手都很会赚钱一线员工首先感受到了变化以前一个淘宝春节营销项目的差旅费就要50万人民币现在淘宝天猫都更换了财务负责人一位业务总裁定下规矩:原则上150万以上的费用支出一个也不批围绕钱的核心思想是“把钱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500亿元的资源涌向了天猫用于优化营销策略和提升品牌的价格竞争力;淘宝直播则获得了百亿元现金投入目标是新年DAC(日购买用户)增长翻倍。“聚焦”成为阿里的关键词从过去什么都要做的外延式扩张变得聚焦一位接近核心管理层的阿里人士评价聚焦的另一层意思是明确阶段性目标管理层在辨析主要矛盾既要抓住用户又要阶段性解决好问题不要犹豫徘徊过去一年阿里为淘宝天猫减负一些需要依赖它的利润输血的业务被分拆出去自负盈亏原计划最先上市的三个业务目前均出现变数:阿里云放弃完全分拆盒马暂缓上市菜鸟放弃上市此外围绕银泰、大润发、盒马等新零售业务一直有出售传闻电商相关的资源被重新倒回淘宝天猫:淘特的商家和商品迁回淘宝;批发平台1688到淘宝开店提供便宜商品;菜鸟驿站团队入驻淘天联合办公以提升“送货上门”的用户体验等多个集团的得力高管被调到淘天集团比如饿了么原COO谌伟业智能信息事业群的吴嘉谌伟业负责饿了么的整体运营和市场几乎是除了CEO之外的二号人物;吴嘉治下的产品夸克刚刚升级为阿里的战略级创新业务一位阿里人士总结:“为了全力干好淘天阿里真是拼了”如何赢回市场增长管理层给出了三条路径:以数据推动的决策体系;汇报更看重数据而非华丽的PPT汇报;最重要的一条也对应了第一客户是谁——一切以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优化所有业务环节强调“好货”“好价”“好服务”这家电商巨头开始学习竞争对手的“好服务”比如“仅退款”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上线于2021年初用户发起退款无需退回商品对单笔20元以下的订单直接退款涉及更高金额订单时系统通常综合多项指标考虑主动为信用记录优秀的用户部分退款2023年底淘宝实行新的争议处理规则最吸引市场关注的点在于其将根据大数据判断商品质量问题让买家有机会不用自己举证商品存在问题就可以获得退款且不用退回商品这一改变被解读为阿里要全面学习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晚点LatePost》了解到目前仅退款的流程是消费者发起平台综合考量消费者信用分和商家质量分做出处理在全平台全行业全用户推行但实际会发起仅退款的消费者并不多两位阿里行业运营员工都认为仅退款政策可能只适用于淘天10%的商品两个平台的商品结构不同上白牌多次品率高很多商家在运营预算里已经算进了仅退款的成本;淘天上的品牌商家更多有商家会提问:“退多了消费者拿去闲鱼流通怎么办?”此外阿里还在学习“送货上门”服务因为价格战配送一个淘宝拼多多的包裹快递公司一票只挣几毛钱快递员习惯把电商包裹直接送到驿站用户需要自己去家附近的驿站取货影响体验这在淘天是一个积压了七八年的难题谌伟业负责淘宝事业部后今年提出方案:淘天出预算在全国招聘十万个外包给菜鸟驿站专门负责把驿站里的包裹给消费者送货上门投资买进所有AI大模型公司今年春节前后阿里的两笔大额投资搅动了大模型市场的融资竞争去年10月月之暗面完成投后估值约8亿美元的A轮融资后迅速开始下一轮筹资原本的交易方案是月之暗面以9亿美元投前估值吸引约1亿美元融资小红书领投其中的3000万美元这将使月之暗面成为中国第5家大模型独角兽阿里的入局彻底改变了这轮融资的规模和节奏——月暗的投前估值被抬至超15亿美元交易在2024年春节前谈定阿里最后投资了月之暗面近8亿美元持股比例超过40%月暗投后估值约25亿美元小红书放弃了领投最后只投了约1000万美元同期阿里也在接触另一家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MiniMax并在春节后投资了约4亿美元MiniMax投后估值达到约25亿美元MiniMax未回应上述信息中国市场已有6家大模型独角兽(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阶跃星辰)阿里投了其中的5家是所有互联网大公司里投资最激进的一家投了4家但金额多为数千万美元字节跳动则选择不对外投资大模型公司一位接近阿里战投部的人士说吴泳铭上任集团CEO以来战投部最大的变化是决策更集中了:吴泳铭拍板CFO徐宏执行吴泳铭的投资风格果断阿里内部对这两起大额投资存在争论和犹豫但他快速做了决定一年来阿里的投资范畴明显收缩从过去零售文娱企业服务和芯片收缩到AI量子计算和可控核聚变等前沿方向这几个领域都和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相关阿里的激进投资匹配着其AI战略去年9月吴泳铭上任阿里云CEO后阿里云新战略被明确描述为:“AI驱动公共云优先”据去年11月阿里财报会AI为公有云贡献了2%的收入一位阿里云人士称目前AI大模型公司已经成为阿里云最大增量但卡点在于阿里云能提供的GPU算力仍不足导致很多需求流向了市场接下来阿里云将通过提升自研芯片比例扩大采购GPU逐步解决算力问题以云为核心的阿里AI战略分为三层:一是在芯片层平头哥一直在开发AI芯片对自研芯片的投入超出字节等公司这能部分补充阿里自己训练大模型的AI算力在性能要求相对低的推理任务上(即使用大模型的过程)阿里有更多自主权随着大模型被更多应用模型推理的算力用量会远超模型训练用量第二层是云计算服务层这是阿里AI战略的重中之重阿里云希望抓住大模型机会做成AI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的技术特性与公有云服务契合: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环节都需要调度弹性的算力资源且要求及时响应这与各地建有数据中心能及时满足算力波峰波谷变化的公有云更匹配《晚点LatePost》了解到给月之暗面的近8亿美元投资条件是月之暗面需要承诺购买阿里云资源具体用量可能动态变化此次并未设置排他合作协议但要求月之暗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阿里云最后一层是大模型和相关服务如训练和部署模型的工具链等《晚点LatePost》了解到在对外大笔投资的同时阿里也继续追求做出国内第一的通用大模型多位AI从业者评价通义千问自去年底以来进步明显负责通义实验室的周靖人自加入阿里以来一直负责大模型研发自去年底成为阿里云CTO后领导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探索大模型并于2020年发布万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M6一位阿里人士认为既然认定AI这个大方向内部创业与外部投资并举才能提高胜率一切刚刚开始蔡崇信的“认错”马云的“肯定”提振了士气有人看到“风清扬”的署名落泪有人觉得只要创始人公开出现就能给大家带来信心也有人觉得现在说什么都很苍白重要的是变化过去一年对阿里普通员工来说最不缺的变化就是领导一直在换有人已经总结出一套生存之道——打听清楚和适应新领导的喜好和工作风格淘天原CEO戴珊喜欢询问员工的价值感汇报就尽量往情怀上靠她也不喜欢华丽PPT很多人就改为Word文档汇报吴泳铭接管后“形容词”最好不要因为他更倾向于用“冰冷的数据”来做业务决策领导变了目标和规划也随之调整一位淘天员工称过去一年他们的KPI已经改了几轮年初制定一个目标干半年发现完不成于是提出新思路换指标又干了几个月管理层换了目标也调整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团队不只变一两次一年改了四五次换领导有时不全是坏事上一个领导留下的棘手问题如果无法解决等一等放一放也就没人关心了新领导会带领团队去处理新的问题一些阿里员工调侃没有什么困难是一次调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次对大多数员工来说集团的重组高层的更迭很遥远和他们休戚相关的是自身利益——年底能否拿到高绩效背后对应着股票数月的奖金和升职机会一位品牌创始人认为如果阿里能真得贯彻客户第一不管是商家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