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牌还需真正打好打透
中公教育“退费难”问题持续发酵,创始人李永新面临巨大压力。近日,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总经理王振东所持部分股份被冻结,这已不是李永新首次因债务问题遭遇股权冻结。此前,他曾因未按时偿还借款,导致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目前,李永新正积极与债权人沟通,以期解决债务问题。
回顾往昔,中公教育曾是中国教育业的领头羊,市值一度达到2658亿元,创始人鲁忠芳和李永新母子在《2020胡润百富榜》中排名第19位。然而,如今公司却面临营收下滑、连亏三年的困境,让人不禁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疑问。
实控人李永新及其一致行动人鲁忠芳在近年来通过减持和股权质押等方式套现超百亿元。尽管他们曾计划在六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以支持公司稳定发展,但截至目前仍未有实质性行动。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会履行承诺的猜测。
教育培训收入缩减、营收连降13季,中公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升学员吸引力,公司曾实施“未通过考试则全额退款”政策,导致退费金额激增,营业成本上升。尽管公司已经开始下架“高退费”协议班并调整产品结构,但品牌形象已遭受损害,营收和利润仍面临较大压力。
与此同时,中公教育正积极向AI时代迈进。公司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推出“中公AI就业”品牌,打造人工智能教育与就业服务平台。然而,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却显得不够积极。2023年研发费同比下降52.41%,2024年前三季再减29.75%。这使得公司在AI领域的竞争力受到质疑。
尽管如此,中公教育仍在努力自救。公司推进经营整固计划,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渠道网点,从规模向效益转变。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重构培训教学内容,努力让产品和服务兼具标准化与个性化。
然而,市场变化莫测、竞品层出不穷,中公教育的自救动作必须更加精准高效。在AI领域,其他培训机构也在积极布局,想要尽快闯出名堂唯有特色取胜。因此,中公教育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总之,好牌还需真正打好打透。中公教育能否借此走出困境、回归正轨?仍需时间观察。但无论如何,市场一日千里、竞品也没闲着的事实不容忽视。想要真正蜕变还需加把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