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贵州:创造智算“超能力” 竞逐AI大模型“风口期”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90 0

  3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贵州算力产业东西部供需对接活动暨招商推介会上,贵州移动公司携手贵州算力科技公司与来自省外的12家算力需求企业,共同签署了算力产业三方合作意向书,标志着双方在算力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航。

  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蓬勃发展的“风口期”,贵州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加速奔跑,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并致力于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据统计,去年贵州部署的智算芯片数量达到8万张,总算力规模实现了28.8倍的惊人增长,其中智算规模占比超过八成,国产化综合算力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今年,贵州将充分利用其西部数据算力资源优势,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国家级人工智能训练场,为东部模型训练提供低成本、高品质、易使用的算力服务,从而在AI浪潮中展现出智算的“超能力”。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全国算力高地,努力使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在“百模大战”正酣的背景下,贵州与盘古、讯飞星火等国内顶尖大模型携手合作,推动这些基础大模型在贵州落地应用。今年2月以来,Sora技术再次引领全球大模型竞速,其生成视频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业内人士提醒,要正视国内外差距,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大模型,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加快追赶步伐。

  为了助力大模型在贵州实现产业化,贵州正积极打造人工智能训练场。今年初,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已落户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在这里,强大的算力和智力将助力AI系统更快处理数据和进行大模型训练,有效提升AI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速度。

  此外,贵州还在GPU、CPU领域积极布阵,以应对AI浪潮下的新一波算力需求。贵安美的云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已投用,可容纳万余台服务器;贵安综合保税区与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贵州分中心达成投资30亿元协议,构建高端算力租赁平台;广电五舟将西南总部设在贵州,主要生产智能算力产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C端和B端应用领域展现出丰富的创新成果。然而,企业也需直面来自各个层次的挑战。为了匹配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算力需求正在以每年十倍以上的速度增长。面对这一巨大需求,贵州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在这条数字动脉上,作为八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贵州将持续提升算力规模并巩固全国智算基地龙头地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