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绘画技术风靡网络,仅需简单输入文字或上传照片,即可在极短时间内获得个性化画作。然而,尽管凭借其“低门槛”特性迅速积累大量粉丝,AI创作的质量却频繁遭受质疑,出现诸如内容不符、形象扭曲等问题。这一系列现象不禁让人反思:究竟是如何的技术发展路径造就了“愚蠢与智慧并存”的AI?它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
AI绘画的技术原理
AI绘画,顾名思义,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指令自动生成的图像作品。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创作方式:一种是“文字生图”,即用户输入关键词,AI据此绘制图片;另一种是“图像生图”,即用户上传原图,AI进行再创作。前者依赖于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通过神经网络实现文字与图像的关联学习,但常因“缝合”效果而备受批评。后者则通过还原并优化图像草稿,生成新作品,与用户上传的原图保持一定相似性。尽管文字生图的技术难度更高,但图像生图因互动性强、用户体验佳,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惊人的进化速度
实际上,AI绘画的真正发展始于2012年,早期作品风格粗糙、模糊。得益于对抗生成网络(GAN)等模型的应用,AI绘画功能逐渐进化,从简单的滤镜效果向真正的艺术创作转变。2015年,扩散模型的提出为AI绘图开辟了新的道路,使AI能在更短时间内生成高分辨率、精细度高的画作。自2022年起,AI绘图技术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迭代传播,从Disco Diffuion到Stable Diffusion,不仅提升了画作的精细度,还实现了高效生产。今年8月,AI绘制的《空间歌剧院》更在美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对人类的影响
尽管现阶段的AI绘画存在技术缺陷,在理解、推理等方面尚显不足,且其“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类存在差异,无法实现真正的创作,但AI绘画的高成长性已引起行业担忧。目前,已有招聘软件出现专为AI绘图进行精修的插画师岗位,待遇远低于原画师。对此,百度AI绘画平台的技术人员表示,AI绘画技术将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作为新工具促进艺术创作过程的AI协同进化;二是可能形成新的艺术流派。而从业的AI画师张颀则认为,AI绘画平台仅是高效工具,不会取代人类画师的工作。
综上所述,AI绘画技术的发展既展示了科技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关于其对社会及艺术领域影响的深刻思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与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互动与合作或将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