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通过《人工智能法》提案,强化监管生成式AI
欧洲议会两大委员会于5月11日通过《人工智能法(The AI Act)》提案的谈判授权草案,标志着欧盟在强监管人工智能方面又迈进一步。该草案对包括ChatGPT在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旨在确保技术的安全、透明与可追溯性。
新文本明确禁止对人类安全构成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如旨在操纵技术、利用人性弱点或基于个人特征进行评价的系统。同时,草案还提出了保障措施,包括禁止在公共场所进行大规模面部识别程序及使用预测性警务系统。此外,草案要求建立一个公共数据库,记录政府部门部署的“高风险”AI系统,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此草案将于6月中旬提交欧洲议会全会表决,之后欧洲议会将与欧盟理事会就法律的最终形式进行谈判。一旦获得批准,这将成为全球首部针对人工智能的法规。
草案由内部市场委员会和公民自由委员会批准,最终获得84票赞成、7票反对、12票弃权。其目标在于确保AI系统受到人类监督,并符合安全、透明、可追溯、非歧视和环保的标准。同时,希望为AI制定一个统一的定义,以维持技术中立性,适应当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AI系统。
修正案扩大了禁止行为清单,包括在公共可访问空间建立实时远程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使用敏感特征的生物识别分类系统、以及使用预测性警务系统等。此外,还规定AI大模型的创建者需在使用前进行评估并减轻风险,包括评估训练AI系统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同时,必须公开训练数据以确保合规。
对于此草案,欧盟成员国存在重大分歧。尽管一些国家支持加强对生物识别数据的保护,但许多成员国政府仍热衷于保留进行大规模生物识别监控的能力。这可能会在即将到来的三方会谈中引发“重大分歧”。尽管如此,数字权利活动人士对禁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保护公民权利的重要一步。
《人工智能法》的通过不仅意味着欧盟在AI监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还可能对全球其他国家的AI立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该法案的推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安全、负责任地发展AI的讨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