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AI扣响时代之问

AI百科3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42 0

  2023年,被誉为“AI元年”,人工智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开启了全民应用、万物皆AI的新时代。这一年,大众对AI的期待、担忧与困惑交织,形成了复杂的心态。

  在2022年11月30日,OpenAI公司悄然发布了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这款小程序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两个月内月活用户突破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OpenAI的崛起并非偶然,它背后由美国孵化器YC阿尔特曼、创始人彼得·泰尔、马斯克等巨头支持,旨在与谷歌的DeepMind抗衡。

  随着GPT-3.5的免费开放,人工智能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客户服务、教育、创意写作等,而是进入了深度学习后的“人机”神交阶段。比尔·盖茨等科技巨头纷纷表示,ChatGPT的诞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或个人电脑的诞生。AI经历了50年的沉浮,终于在本轮科技革命中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

  进入2023年,ChatGPT的浪潮仍在持续。北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Antony Aumann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作业,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大众对AI的广泛关注。资本市场也看到了AI的巨大潜力,纷纷转向AI赛道进行投资。微软、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推出自己的AI产品,如微软的Bing、百度的文心一言等。国内互联网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产品。据《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国内外已发布的大模型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02个。

  然而,尽管国内大模型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对标ChatGPT的产品却寥寥无几。不过,国内企业并未放弃在垂直领域的探索,如3D大模型、视频大模型等。随着OpenAI GPT-4V的发布,生成式AI大模型的竞争进入了“多模态”阶段。多模态AI不仅能读懂图像、视频,还能形成加速智能化的闭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这一年中,AI在资本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现实”。尽管大模型企业面临着算力、算法、数据等多重挑战,但不少初创公司已经开始转向“小作坊做小工具”的模式,通过运营手段快速推广产品。同时,行业内部的分歧与矛盾也逐渐显现。例如,OpenAI的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被董事会解雇的事件就引发了外界对AI行业未来的担忧。然而,年末文生视频应用Pika的爆火和多模态大模型Gemini的推出又让市场峰回路转。

  总的来说,2023年是AI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一年中,我们见证了AI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行业内部的复杂局面。未来,我们期待AI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为人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