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软正引领着Windows操作系统进入人工智能的新纪元。未来,Windows系统将深度整合AI功能,而英特尔和AMD的消费级处理器也将加入NPU单元,预示着人工智能在消费级计算设备中的普及即将成为现实。
近期,"Windows AI PC"的概念被频繁提及,甚至成为了一些电脑制造商的宣传热点。那么,究竟何为"Windows AI PC"?其当前的定义与标准又是什么?
简而言之,"Windows AI PC"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首先,处理器需内置NPU单元;其次,需支持微软的Copilot功能;最后,键盘上需配备Copilot快捷键。
对于"NPU",这一术语指的是Neural Processing Unit,即神经网络处理器,专为加速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计算而设计。它旨在提升处理效率,降低功耗,并针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推理进行了硬件结构优化。
尽管这三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设定了较高的门槛。目前市面上的消费级处理器大多未配备NPU单元,而Copilot功能的AI算力需求则高达40 TOPS以上。此外,还需满足内存至少16GB、存储空间至少256GB等硬件要求。
目前,只有高通骁龙X系列处理器符合这些要求。而英特尔的Lunar Lake和AMD的Strix Point 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尚未通过微软的Copilot认证。
此外,用户还需确保电脑安装了最新版的Windows 24H2操作系统,且硬件能流畅运行该操作系统。这些条件共同限制了当前市场上大部分电脑产品,意味着想要体验"Windows AI PC",用户可能需要在2025年左右更换新机。
尽管目前市面上已有部分品牌开始采用高通骁龙X Elite和Plus处理器制造符合要求的"Windows AI PC",并计划于6月18日正式推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主要面向笔记本电脑市场。至于台式机方面,尽管人工智能类应用在消费级计算设备上仍处于早期阶段,但"Windows AI PC"已具备一些实用功能,如Adobe Photoshop、Lightroom等软件支持NPU实现部分AI功能,而非完全依赖云端。此外,微软的Auto SR也能通过NPU提升游戏体验。
总的来说,"Windows AI PC"的普及与消费级NPU算力的提升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密切相关。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除非预算充足且在2025年前有更换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否则无需急于入手"Windows AI PC"。反之,则应优先考虑这一产品以体验前沿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