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研绘图3:排版

AI百科1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17 0

  除了利用AI技术绘制基础的模式图外,AI在排版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获取各类数据处理软件生成的可视化数据图表后,我们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排版,将多个图表有序组合,作为文章成果的Figure展示。此时,AI能够协助我们对矢量图或位图进行排版,调整字体、边框、线条粗细等细节,使配图更加美观、整齐。

  排版所需的工具与功能相对简单且易于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页面设置,包括标尺和网格线的设置;
  2. 调整对象大小,支持等比例缩放(按住shift键);
  3. 释放剪切蒙版;
  4. 对多个对象进行编组或取消编组;
  5. 设置字体大小;
  6. 设置描边粗细;
  7. 使用对齐面板、选择参照物设置间距;
  8. 单个对象的分别变换。

  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考以下视频教程:
高清视频教程链接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系列与AI科研绘图相关的教程和资源:

  1. AI科研绘图(一):零基础入门和基本图形绘制;
  2. AI科研绘图(二):模式图的基本画法。

  只需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同行微信群,并截图发送至后台,即可领取“AI2018CC绿色版”。

  我们拥有丰富的教程系列,包括微生物组入门、Biostar微生物组、宏基因组等;专业技能涵盖学术图表制作、高分文章撰写、生信宝典以及不可或缺的人员配置等。同时,我们还提供关于宏基因组、寄生虫益处及进化树等的一文解读。此外,还列出了必备技能,如提问、搜索及Endnote的使用。在文献阅读方面,我们推荐热心肠、SemanticScholar及Geenmedical等平台。在扩增子分析方面,我们提供图表解读、分析流程及统计绘图等内容。对于16S功能预测,我们推荐PICRUSt、FAPROTAX、Bugbase及Tax4Fun等工具。此外,我们还提供16S预测培养基及生信绘图等在线工具。在科研经验方面,我们提供云笔记、云协作及公众号等经验分享。最后,我们提供了Shell、R及Perl等编程模板。

  为了鼓励读者交流并快速解决科研难题,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已有国内外5000+一线科研人员加入。通过分享本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即可加入该群并参与讨论,获取专业解答。在加入时,请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对于PI,请明确身份,我们还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对于寻求技术帮助的问题,请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若问题仍未解决,可在群内进行讨论。请注意,问题不私聊,以帮助更多同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