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六小虎大逃杀开启 | AI光年

AI百科2周前更新 快创云
16 0

  海外大模型独角兽融资困境,行业内部“大鱼吃小鱼”趋势显现

  10月3日,OpenAI宣布成功获得66亿美元融资,估值突破1500亿美元,成为全球AI技术的焦点。然而,其财务状况依然严峻,预计2026年亏损将达到140亿美元。相比之下,国内大模型行业则在上半年的降价潮中挣扎,寻找差异化价值点。互联网大厂转向应用落地和生态建设,基础大模型迭代减弱。

  投资圈亦受影响,众源资本将更多精力放在AI驱动的应用上。大模型泡沫推至台前,互联网大厂短期或依靠大模型稳定“旧业”,但创业公司面临巨大压力。峰瑞资本马睿表示,内外压力导致创业公司难以坚持,自然淘汰过程正在上演。其中,“大模型六虎”在融资、估值、中标项目等方面已出现差距。

  据《智能涌现》报道,部分中国大模型独角兽已逐步放弃预训练模型,转向AI应用。对此,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在朋友圈辟谣,强调公司一直在进行预训练。然而,行业内的价格战和营销战却愈演愈烈。大模型五虎面向C端的产品多为免费,但重金投入营销未能带来用户留存。红杉资本数据显示,即便是全球大模型的头部ChatGPT,其首月用户留存率也只有56%。

  面向企业客户,创业公司和大厂提供定制化模型服务、开发与销售模型应用等。但国内To B服务竞争激烈,赚的是辛苦费,甚至不赚钱。大模型价格战从“分”计价降至“厘”时代,再至“免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六虎之一的商业团队成员坦言,熬死对手,自己就活过来了。

  大厂也加入价格战,各种免费让大模型六虎失去优势。在招投标争夺中,大厂占据上风,中标项目量排名前五的公司仅一家是创业公司。鲸海拾北CEO李艮基表示,做私有化部署项目核心是接单能力,需要强的GR和BR能力。

  海外已有AI独角兽被巨头收购,如Character.AI被谷歌收购,其创始人重返DeepMind部门;微软曾招揽AI创业公司Inflection的关键人才。如果融不到钱,大模型六虎或走上被收购之路。朱啸虎认为最好的结果是卖给大厂。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从产品角度说,产品没用户、不赚钱时只能怪自己技术不好。

  在估值200亿元的俱乐部中,MiniMax还差临门一脚。战略融资后估值达到25亿美元,约175亿人民币。零一万物近日也传出融资消息,但具体消息未回应。核心人物的出走加剧了“掉队”质疑。据接近字节跳动的知情人士透露,原零一万物技术联创黄文灏已加入字节负责技术项目管理和规划;近日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李先刚也离职并回到曾就职的房屋交易平台贝壳;MiniMax产品负责人张前川因个人原因离职曾负责C端的“星野”和“Talkie”后参与生产力工具“海螺AI”等事务。

  当技术增长曲线放缓国外大厂开始下场收购中小公司挖走人才这或许很快会在国内上演国内大厂对AI人才一直趋之若鹜今年一季度AI相关职位同比增加321.7%主要是大厂在招人。“B端这条路只是一个过渡C端蓬勃发展才是真正的赢家。”最终还是要回到广告上。迅雷创始人远望资本程浩曾表示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ChatGPT在五家公司里产生:BAT+字节+华为。中国大模型经过一年激烈角逐基本形成共识未来不超过五家其中三家可能是大厂两家是创业公司。近期核心人物出走助推大模型创业公司的淘汰赛开始六虎之间的斗争也将更为激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