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慧博投研发布了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AI制药行业的现状、发展驱动力、商业模式、产业链布局以及相关公司概况。报告核心聚焦于AI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旨在优化新药研发流程,减少临床失败风险,并降低成本。
AI制药概览
药物开发的挑战
药物研发过程充满高风险、长周期和高成本。据统计,药物发现阶段的成功率仅为51.0%,而进入临床阶段的成功率则降至12.9%。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巨额的金钱和时间投入,药物发现通常需要7至10年,耗资6亿至8亿美元;临床试验则往往需要6至12年,涉及数十亿美元。
AI制药的优势
AI制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深入参与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包括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筛选到患者招募、临床试验设计等,有效解决了传统药物研发的痛点。例如,AI技术可以将分子发现时间从传统的2年缩短至11个月,总费用从4.14亿美元降至20万美元。
AI制药发展历程与驱动因素
AI制药行业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快速扩张的多个阶段。2020年后,行业进入突破期,AI药企开始追求端到端的服务能力,并自建管线推动临床试验。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药物研发需求的增加、AI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
市场规模与商业模式
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7.9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7.58亿美元,CAGR约为30.45%。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29.94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也将从2019年的0.6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62亿元,CAGR高达53.01%。当前,AI制药主要分为AISaaS、AICXO和AIBiotech三大商业模式。
竞争格局与产业链
全球范围内,美国在AI新药研发中占据领先地位,而国内AI制药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11月,中国AI制药公司已超过90家。AI制药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软硬件供应商、中游的AI制药主体以及下游的需求方。
相关公司介绍
- 晶泰科技: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利用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制药及材料科学企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
-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是新药研发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领先企业,以“CRDMO”和“CTDMO”模式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
- 成都先导:国内新药研发CRO领域的佼佼者,专注于DNA编码库构建,拥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 泓博医药:业务涵盖药物发现、工艺研究及药物关键中间体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