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偶遇江豚,如今已不罕见。
11月5日下午2时,生态环境部第四代监测船“中国环监008”驶向湖南城陵矶港,此港位于洞庭湖交汇之处。船长目击一只江豚从船右前侧掠过,背部短暂露出水面又隐入水中。船上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常看到江豚“一家三口”的温馨画面,且近两年在鄱阳湖遇见江豚的次数较洞庭湖更多。
2023年11月4日下午,湖南澧县澧水河岸,工作人员在浅滩用圆形筛网采集底栖动物样品,清洗后装袋封存。摄影/本刊记者 杨智杰
江豚位居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顶端,是生态健康的“晴雨表”。过去40年,受人类活动及环境污染影响,江豚数量锐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约3600头降至2017年的1012头,长江生物完整性一度降至“无鱼”等级。为挽救生态,2020年起实施“十年禁渔”,《长江保护法》等相继出台。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江豚种群数量增至1249头,为2006年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回升。
然而,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仍面临水环境改善不均、生态用水不足等问题。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选取50个代表性水体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探索建立考核机制。
水生态监测是评估和考核的基础,重点包括现场调查、遥感监测等,以获取影响生物生长繁殖的基础数据。据《评分细则》,2022-2024年开展试点考核,确定基数,2025年正式考核。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2023年度长江流域水生态试点秋季监测样品采集工作已结束,预计12月中旬完成所有鉴定工作。
上图:2021年5月11日,湖北宜昌,长江江豚嬉戏水中。图/新华 下左图:2020年3月20日,江西九江永修县,吴城镇退捕渔民何桂花与渔船合影。(资料图片) 下右图:2023年7月16日,何桂花与丈夫在自家餐馆。禁捕后,他们转行开餐馆。图/新华
监测:长江健康第一步
11月4日下午3点半,湖南澧县澧水河岸,许元钊与同事穿上防水裤,蹚入浅滩。他们采集水样、浮游生物样本及底栖动物。对村民而言,这一工作颇为陌生,他们好奇询问:“这是在捕鱼吗?”
自2020年起,生态环境部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试点监测。2022年4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方案(试行)》,完善监测网。长江流域设331个水生生物指标监测点和323个水环境指标监测点,监测四大类指标。
四类一级指标细分为14个二级指标。根据《评分细则》,水生生物监测包括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等;水生境指标含自然岸线率等;水环境指标有综合污染状况等;水资源指标指生态流量达标率。
水生境是生物的栖境和载体。传统地面监测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多颗卫星投入使用,实现全线全域监测。据周军介绍,大部分指标已有成熟监测方法,主要挑战在于完善薄弱项目,如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等因现场条件复杂多样,统一部署难度大。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用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底栖动物栖息在浅滩和水沙中,对变化敏感。张静解释称,以武汉东湖为例,上世纪60年代浮游动物多为大型枝角类,现在多为小型枝角类,可能是鱼类捕食和水体富营养化双重影响的结果。
采样是水生态监测的第一环节。自2022年起,春秋季枯水期进行采集。长江干流或支流地区利用“中国环监008”船监测。采泥器采集含底栖动物的沉积物。去年张静团队在鄱阳湖采样时因涨水多次采集才满足要求。
当天采样后还需筛选和挑拣样品。去年张静参与春秋两季的监测工作,她提到挑拣工作耗时漫长且具挑战性。
上图:2022年9月,湘江进行秋季监测工作。图/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 李书印 中图:2023年7月5日,重庆忠县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监测。图/新华 下图:2023年6月16日,云南丽江市科研人员测量冰川融水流速。玉龙雪山景区蓝月谷的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为长江上游补水。图/新华
统一标准:公平公正的基石
多位专家强调统一采样和鉴定规范的重要性。此前监测工作多由高校或科研单位执行,因主体和目标不同导致结果千差万别。生态环境部专班花费长时间讨论统一标准并制定技术要求。例如采样环节规定采泥器在一个点位要抓几次、每次采集多少才合格等。
此外还需保证人员素质和规范操作。周军提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要求每季度采集时原点位监测人员不少于60%并公布每日采样队伍安排以便监督。同时编订统一名录和制作物种信息卡以消除误差和分歧。但现阶段三家单位对某一物种的鉴别结果可能不一致因此要求上传鉴定图片并集中分析交叉鉴定比对结果尽可能消除误差。
上图:采样后挑拣底栖动物样品 下图:2023年10月下旬秋季采样结束样品被运回实验室进行检测人员通过显微镜进行鉴定和统计本版摄影/本刊记者 杨智杰
地方需进一步“复诊”
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已进入第二年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向相关省级部门反馈了评估结果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例如某水体底栖动物物种数低得分低专班会分析周边生境状况提出改善措施地方政府需结合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自行开展水生态监测摸清水体本底情况精准施策推动问题解决周军将目前水生态监测形容为“国家通过现状给地方做了诊断但造成原因还需进一步检查”。未来地方需以水生态考核为抓手摸清水生态底数精准识别问题开展保护修复与国家工作形成合力推动长江水生态环境提升赵先富认为国家统一监测是完善长江本底调查的重要开端只有更全面了解本底情况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水生态问题及其成因和解决措施周军提醒未来地方进行水生态监测尽量不与国家已开展点位重合而是在现有基础上针对问题突出的水体更细致监测或在其他支流补充点位完善监测网络广度和深度认识长江水生态状况和问题今年以来多地争相参加技术培训提升水生态监测能力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成立水生态AI研发团队推广AI识别系统提升工作效率赵先富认为新技术能提升数据准确性摆脱人力依赖但现阶段存在误差需完善数据库系统针对湖库等不同水体进行研发与训练以推动长江水生态保护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