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产品出海新趋势:AI 套壳应用赚钱的好时代要结束了吗?

AI百科4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9 0

  现阶段,AI产品出海成为独立创业者与中小开发者快速试错并实现盈利的有效途径。在过去半年里,一位深耕此领域的实践者深度参与了11个项目的海外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分享其作为独立开发者在AI Wrapper套壳产品领域的观察、思考及实战经验。

  自发布某项成果后的四个月内,该实践者与6家公司及3位独立开发者合作,共计推进了11个项目的海外市场推广工作,每日投入约15小时,即便春节期间亦未停歇,因此无暇撰写文章。但令人欣慰的是,项目反馈积极,公司合作顺畅,独立开发者项目中更有3个实现了盈利,其中最佳项目月复购率(MRR)达到1万美元。

  这四个月密集的市场推广经历,使实践者深化了认知,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近期,他利用闲暇时间撰写了这篇文章,旨在分享其观察、思考与总结,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于AI产品出海的策略及如何利用产品引领增长(PLG),Xmind的VP将在本周二晚8点的研讨会上进行详细讲解,欢迎感兴趣者扫码报名参与。

目前是AI Wrapper产品出售的关键期

  基于过往分析,实践者一直看好AI Wrapper套壳产品的变现潜力,认为这是过去一年中最有效的盈利方式。然而,根据最新的海外趋势观察,他有了新的认识:独立开发者仅靠AI Wrapper套壳应用迅速盈利的时代或将结束,未来需凭借产品实力与大公司或融资型企业正面竞争。

  以下是三位行业观察者的观点:

  1. Ben作为AI浪潮早期的关键意见领袖(KOL),同时也是连续创业者和投资人,对AI产品动态了如指掌。
  2. Andrew是海外领先的创业公司交易平台Acquire的创始人,掌握大量产品交易数据。
  3. John则是知名的独立开发者,拥有十多个产品,曾在GPTs发布时抓住热点,打造了一个流量排名靠前的导航站。

  这三位专家均认为,目前是AI Wrapper产品出售的最后窗口期。Andrew的观点最为悲观,但也可能最接近实际情况,因为他拥有交易数据支持——AI Wrapper出售的窗口已逐渐关闭。

当前AI Wrapper独立开发者的现状

  我们来审视一下那些曾表现不俗的AI Wrapper独立开发者目前的状态:

  • Chatbase和SiteGPT正转向大客户或企业级市场,这是Andrew提到的构建壁垒的一种方式。
  • PDF.ai面临挑战,因Adobe官方已在其产品中直接集成AI功能,并投入资金抢占关键词
  • ExcelFormulaBot正从简单的AI生成Excel公式的产品向数据分析产品转型,这一转变是基于用户需求自然发生的。

  总体而言,这些独立开发者都在努力从客户类型、数据沉淀和分发渠道等方面构建自己的壁垒,同时面临来自大公司和融资型公司的挑战。

转变的原因分析

  这种转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 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新鲜感减退。
  • 底层模型能力提升,导致用户阈值提高。
  • 速度红利消失,大公司与融资型企业虽无法迅速迭代,但产品渐趋成熟后上线,对独立开发者构成威胁。
  • 微创新红利也消失,大模型底层能力增强及中间层基础设施完善降低了开发难度,导致竞争加剧。

未来将回归“解决用户需求”的本质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实践者认为将回归“解决用户需求”这一本质。在海外,独立开发者并非AI浪潮的产物,早在AI兴起之前就已存在。他们擅长制作工具和Micro SaaS类产品,并凭借海外良好的付费习惯取得成功。这些产品的特点是真正解决了“某类用户的某方面痛点”,这也是大公司和融资型企业所忽视的领域。因此,未来要持续走好这条路,需专注于两点:一是用户需求;二是构建自己产品分发渠道的壁垒(如Andrew所言)。如果你关注大模型领域的发展动态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交流群共同探索大模型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