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战场

AI百科7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5 0

  在《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人工智能MOSS以其自我意识、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在短时间内执行系统认为正确决策的能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MOSS这样的智能体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生成式AI便是其重要代表。

  自ChatGPT发布以来,一系列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不断涌现,它们不仅能提供高质量即时互动和反馈,还具备高度话题性和娱乐性,迅速成为科技圈的焦点。此外,生成式AI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渗透能力、舆情认知能力、处理与分析能力,正在推动现代战争向形式更多样、手段更隐匿、对抗更艰难的方向发展。

  揭开生成式AI的神秘面纱,我们会发现它已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手机AI语音助手到汽车AI导航,再到AI厨师,AI的存在几乎无处不在。生成式AI作为AI的一种特定类型,通过学习和分析已知信息,跳出模仿人类行为的框架,尝试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出发,生成全新的数据信息以供人类参考。其关键词是“创新”,工作原理是对大型数据进行预训练后,使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创造出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语言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大模型是生成式AI的灵魂。

  目前,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AI已经实现对多模态内容的自动处理,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话场景生成特定的文本、图片、音频等信息,并与用户进行密切交流。可以说,生成式AI是集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为一体的产物,也是当前社会信息数据爆炸和网络计算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生成式AI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金融、艺术等。在金融领域,它能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市场走势,生成风险评估和投资策略;在艺术领域,它能根据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生成新的作品。此外,生成式AI还能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融合,形成更为完整全面的技术生态。

  在军事领域,生成式AI的潜力同样巨大。它不仅能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还能根据战场态势生成作战方案,辅助指挥官决策。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生成式AI技术。例如,美国已将生成式AI技术列入“技术观察清单”,并成立了国防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组;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签署批准俄罗斯新版的AI发展战略;英国政府则承诺向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投入10亿英镑。

  未来战场上,“虚拟参谋”或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成式AI能够接管传统参谋业务,缓解参谋人员压力;预测战争走向,辅助指挥员决策;辅助人机交互,融合控制平台。例如,俄军的“卡巴斯基反无人机系统”就借助了生成式AI技术来分析和处理传感器数据;美军也借助生成式AI生成了关于反无人机作战的相关报告。然而,尽管生成式AI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但“缺样本”“没数据”“不开放”“难共享”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军事智能领域的发展。同时,AI技术的失控风险也备受关注。

  因此,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战场的道路时,我们需要谨慎考虑其利弊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平衡自主控制权与安全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