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物质探索,有“谱”了!书生·言普AI谱学大模型发布

AI百科2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24 0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AI谱学大模型“书生·言普”,赋能物质科学研究创新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室)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AI谱学大模型——“书生·言普”(InternSpect)。这一大模型通过构建一系列专业的谱学模型,旨在帮助研究者更高效、精准地探索微观世界,从而推动物质科学的研究创新。

  “书生·言普”系列中,首个亮相的是全球首个应用于解析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大模型IS-EPR。该模型由上海AI实验室与武汉大学联合推出,依托智能自动谱图解析系统和前沿的海量顺磁物种数据,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解谱准确率,可媲美人类专家,同时将解谱速度从数小时压缩至秒级。

  在产业应用方面,“书生·言普”现已成功搭载于国产EPR设备并投入试用。IS-EPR凭借其强大的谱图解析和文献关联能力,在药物设计、自由基检测、结构分析和过程控制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上海AI实验室还将推出更多应用于质谱、晶体结构解析等领域的大模型,探索谱学研究的新范式,以人工智能驱动“格物究理”。

  此外,上海AI实验室还致力于以AI赋能物质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通过“算法+数据”双轮驱动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发展。实验室现已推出“书生·风乌”、“书生·丰登”等专用大模型,助力气象、化学、种业、气动设计等多领域的探索。同时,实验室构建的科学智能数据集覆盖了6大学科,包括基因组分析、转录组分析、神经影像、化学反应、分子物理、气象云图等16个领域,为科研人员和产业界提供了高质量的开源科学数据资源

  在谱学研究中,AI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改变传统的研究模式。上海AI实验室提出的“AI+EPR”技术解决路径,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大EPR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使用门槛。IS-EPR作为这一路径的代表作,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和知识获取方面的优势,在EPR波谱的优化、拟合和归属等阶段实现了多维度的效率提升。

  针对当前EPR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IS-EPR具备AI驱动的谱图解析和智能关联两大核心能力。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自动分析来自不同催化系统的反应中间体,覆盖当前90%的样品门类。相较于人类专家,IS-EPR将解谱速度由小时级提升至秒级,并达到与人类专家解析媲美的准确率。同时,IS-EPR的“识谱寻源”能力还可以自动链接并检索全球文献数据库,为实验发现提供关联性、体系化的知识参考,助推跨学科创新。

  综上所述,“书生·言普”及其系列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AI赋能物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该实验室将继续致力于探索AI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