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AI投入引爆市场想象,阿里还能涨多久?

AI百科2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57 0

  2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本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远超市场预期。分业务看,淘天集团实现营收1360.9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客户管理收入1007.9亿元,同比增长9%;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实现收入377.6亿元,同比增长32%;云智能集团实现营收317.4亿元,同比增长13%;菜鸟、本地生活、大文娱分别实现营收282.4亿元、169.9亿元和54.4亿元,同比增长-1%、12%和8%。

  利润方面,本季度公司实现经营利润412.1亿元,同比增长83%,经调整EBITA为548.5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为489.5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510.77亿元,同比增长6%。

  整体来看,在“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下,过去一年中阿里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实现持续减负瘦身,不断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季度,公司电商业务增长加快,新买家数和订单量均强劲增长,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88VIP核心用户群体保持双位数增长,总会员规模增至(约)4900万;同时,阿里云商业化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更是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在当晚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CEO吴泳铭还宣布了未来三年将加大投入三大AI领域,这代表中国科技公司首次展现出了国际科技巨头级别的投入强度。受益于积极因素的持续展现,资本市场重燃了对阿里的投资热情。财报公布后,昨日美股盘中阿里跳空高开,最终大幅收涨8%;今日港股开盘后,阿里同样跳空高开,截至收盘上涨超14%。同时阿里云业务的超预期增长以及电话会议中管理层对于未来三年大规模资本开支的确认,更是直接引爆了日内国内算力板块的表现。

  那么,阿里本季财报质量究竟如何?AI重塑公司估值的逻辑是什么?未来是否还具备上涨基础

  一、聚焦主业,淘天业绩趋稳

  本季度,在改善运营吸引商户回流和以用户为中心增加核心用户粘性的组合拳下,淘天业务继续实现超预期的稳定增长。根据财报数据,季度内淘天集团实现营收1360.9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中国零售实现营收1295.2亿元,同比增长5%,最核心的客户管理收入(CMR)为1007.9亿元,同比增长9%;中国批发实现营收65.8亿元,同比增长24%。

  过去几年,消费大盘的走弱叠加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阿里电商业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危机、巩固份额,2023年开始,阿里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集团业务层面体现为持续出售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聚焦电商和阿里云+AI核心业务的发展;在电商业务层面则通过改善运营方式来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具体表现为通过改变流量分配规则、引入店铺评分体系等方式吸引中小商家的回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平台补贴、88VIP退货包运费等增值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在新的战略下,阿里电商业务连续数个季度回暖,GMV份额企稳。与此同时,为了加快商业化,9月初平台开始加收0.6%的技术服务费并加速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客户管理收入连续3个季度增长提速。未来来看,受益于货币化率的持续提升,淘天的利润拐点也将逐渐明晰。

  二、“AI+云”重塑阿里估值

  除了电商业务的企稳外,本季度阿里最大的看点还是AI和云业务的强劲增长。根据财报数据,依托在AI领域领先的产品组合,季度内阿里云的收入实现13%的双位数增长。展望未来,站在新一轮技术周期的起点,AI业务的扩张不仅会为阿里带来新的增长引擎。

  三、还有多少上行空间?

  在过去一年重新聚焦主业之后,阿里的业务结构和盈利逻辑不断清晰。今年1月DeepSeek引爆国内AI以来,市场更是开始对中国AI行业和相关科技企业的叙事逻辑进行价值重估。通过对过去一年阿里股价涨势的拆解,其中聚焦主业带来核心业务修复提振盈利能力所带动的估值修复大概在20%左右;AI驱动估值逻辑重塑所带来的估值提升在70%左右。尽管目前AI业务估值逻辑变化已经为公司贡献了较为可观的行情表现。根据摩根大通的测算如果按照微软10.5倍的2025年预期企业价值/收入倍数计算阿里云的价值有望达到1850亿美元对应综合估值3910亿美元对比目前美股市值仍有超20%的上行空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