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音乐创作中的崛起与未来:从算法合成到全面音乐创作
艺术家们多年来一直在音乐中尝试算法合成。随着AI的不断发展,它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艺术家已经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随机生成短语,激发新歌的创作灵感。而当人类使用100% AI生成的歌词演奏音乐时,也成功吸引了YouTube观众的关注。然而,AI在音乐领域的潜力远不止于此。以下三个基于OpenAI的开源项目,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MuseNet旨在复制MIDI数据中的模式,而非音频音乐的全部范围。音频和MIDI之间的差异虽然微妙,但对于AI开发者而言,这种差异却至关重要。原始音频记录能够捕捉人声和复杂乐器的独特模拟波形,而波形之间的无限变化使得模式识别和复制变得极为困难。相比之下,MIDI能够捕捉固定键乐器(如钢琴)中的特定音符,由于MIDI定义了音符,因此它更容易通过机器学习进行复制。
然而,当涉及人声等实际音频波形时,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型并不完善。为此,我们引入了Jukebox AI。Jukebox AI建立在MuseNet的基础上,能够处理人类的完整音乐体验。该算法能够与庞大的原始音频库合作,从头开始生成新音乐。以下是Jukebox AI在猫王风格下的作品:
[AI in the style of Elvis by Jukebox (select listen in browser)]
尽管AI在复制人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AI回溯技术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市场价值。AIV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利用AI技术为电影和娱乐行业提供背景配乐服务。自2016年以来,AIVA一直为电影生成背景配乐。想象一下在《无尽的夏日》等电影中轻松的冲浪场景中的下一首歌:
[AI instrumental rock by AIVA (select listen in browser)]
此外,AIVA还帮助完成了115岁的古典作品。这部作品因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的去世而被废弃了一个多世纪。如今,AI技术让这部作品的完成成为可能。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AI将被用于继续已故艺术家的创作遗产。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和伦理问题。与迪士尼利用CGI技术继续卡莉·费雪的作品类似,安东尼在死后无法决定自己的创作遗产如何被继续。这些技术在1905年尚未出现,因此遗产规划需要为媒体权利中的这些问题制定全新的规则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