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中国独角兽观察:绿能、飞天与 AI 黎明|Z Talk

AI百科4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52 0

  Z Talk 是一个分享深度认知的栏目,我们在这里探讨最新的行业趋势、先锋创业动态,并与老朋友相聚。我们坚信持续的学习和进化,相信最深刻的认知源自实践。

  近期,真格基金对2023年全球新晋独角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其中,我们分享了26家北美独角兽和19家美国AI独角兽的业务概况与商业模式。

  本期内容,我们特别整理了对44家中国新晋独角兽的独家观察,按行业分类展示了它们的估值、成长周期、创始人背景等关键信息。要获取完整版的PDF报告,请访问真格基金平台并回复关键词「中国独角兽」。

44家中国新晋独角兽观察

  在44家新晋独角兽中,40%的创始人有创业经历,另外25%是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凭借在各自领域的深厚积累,这些创始人和高管能够有效捕捉行业机遇,并迅速整合资源推动创新。然而,也有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并无企业管理经验,分别是抗癌药物研发公司「艺妙神舟」和基于合成生物进行材料创新的「蓝晶微生物」。

  高管创业者的公司普遍表现出高估值和短成长周期的特点。与44家公司的平均5.7年成长周期和15亿美元估值相比,高管创业者创立的公司成为独角兽的平均时长低于4年,这得益于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使资本运作更加高效。

行业分布差异

  中国和北美新晋独角兽在行业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2023年新晋独角兽中,制造业占比32%,涵盖半导体、光刻胶、航空航天、能源、光伏、新材料等多个细分行业。中国市场的大规模、多样性和持续升级特点,为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了肥沃土壤。同时,中国制造业升级也在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中国模式,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支柱产业正逐渐崛起。

  在AI领域,美国新晋独角兽中AI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方向涵盖芯片、算力、应用、模型等各个领域;而中国AI新晋独角兽仅有5家,且多为大模型

AI独角兽亮点

  中国2023年新晋独角兽中,三家AI相关企业——零一万物、百川AI、智元机器人——均成立于2023年,经过一轮融资便跻身独角兽行列。

  • 零一万物:估值10亿美元,成立于2023年7月,专注于大模型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致力于推动AI 2.0革命。由李开复博士带队孵化,团队包括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前百度副总裁等。
  • 智能(百川AI):估值12亿美元,成立于2023年4月,旨在打造中国版的OpenAI基础大模型及上层应用,已与多家知名云服务商合作。由前搜狗CEO王小川创立,核心团队来自搜狗、百度等科技企业。
  • 智元机器人:估值10亿美元,成立于2023年2月,致力于AI+机器人融合创新,已发布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机器人「远征A1」。由「稚晖君」彭志辉创立,团队背景综合互补。

制造业独角兽亮点

  在中国新晋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制造行业中,细分行业特色鲜明,包括4家半导体和2家光刻胶生产企业。随着对「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的重视和支持,3家航空航天企业也加入了独角兽行列。

  • 极飞科技:估值11亿美元,成立于2012年,主营智能农业装备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产品遍及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创始人彭斌曾就职于微软和OPPO研究院。
  • 天兵科技:估值14亿美元,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核心团队由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家组成。
  • 联合飞机:估值21亿美元,专业从事无人机等装备研发、生产和服务。创始人田刚印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曾研发无人直升机整机。

清洁科技行业独角兽

  在新晋独角兽占比第二高的清洁科技行业中,储能科技、光伏及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成为活跃领域。以下是4家代表性企业:

  • 臻驱科技:估值10亿美元,成立于2017年,提供国产功率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驱动解决方案。创始人沈捷博士拥有丰富的电力电子产业化经验。
  • 一道新能:估值12亿美元,成立于2018年,专业从事高效太阳电池及光伏系统应用研发、制造和销售。创始人刘勇是光伏行业老兵。
  • 大秦数能:估值15亿美元,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工商业及家庭储能服务。创始人柳扬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系本科。
  • 纬景储能:估值12亿美元,成立于2018年,以高科技驱动液流电池研发与智能制造。创始人葛群曾任Synopsys中国董事长兼总裁。

金融科技与消费行业独角兽

  金融科技与消费行业的独角兽平均估值最高,分别达到28亿美元和22亿美元。以下是3家代表性企业:

  • 滴灌通:估值28亿美元,成立于2021年,运用金融科技连结全球资本与小微企业。
  • 茶百道:估值27亿美元,成立于2017年,主打天然食材搭配中式茶饮。
  • 零食很忙:估值20亿美元,成立于2017年,以社区门店为主的专业零食连锁品牌。

  我们整理了44家中国新晋独角兽的详细业务简介、商业模式、创始团队及融资历程等信息。要获取完整版PDF报告,请访问真格基金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中国独角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