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零开始搭建智能外呼系统?

AI百科7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99 0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外呼系统正成为呼叫中心业务的重要工具。近半年来,市场上涌现了众多基于AI的呼叫中心服务商和集成商,其中电销机器人尤为突出,包括百度、讯飞、智齿、硅基等知名公司都在积极推广。商务需求的激增使得整个市场迅速升温。

  一套提供SaaS服务的智能外呼系统,功能看似简单:用户通过网站注册、充值、登录后台,选择或定制外呼话术脚本,新建外呼任务并导入号码列表,设置外呼策略(如时间段、重呼次数)和机器人数量,点击开始。系统即可自动拨打电话并显示外呼结果。

  那么,如何从零开始搭建这样一套系统呢?

  首先,需要明确涉及的技术和资源

  1. 运营商线路:包括三大运营商和集成线路商,是电话费支付和通信的必要部分。
  2. 呼叫中心设备:由avaya、genesys、cisco、华为等厂商提供,涉及多种接口对接调试。
  3. AI能力: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是外呼机器人的核心。
  4. SaaS服务平台:用户注册、登录、缴费、发起外呼任务及查看结果的网站前端。

  搭建这样一套系统需要明确以下步骤:

  1. 有运营商资源的公司可以等待合作方上门。
  2. 呼叫中心厂商通常自研SaaS平台,并合作AI能力厂商提供ASR/TTS/NLU。
  3. AI能力厂商多接入百度/讯飞的语音能力,与呼叫中心厂商合作。
  4. 初学者选择自研SaaS平台,接入呼叫中心设备、AI能力和运营商资源。

  作为初学者,你很可能属于第四种情况,需从零开始搭建。核心在于呼叫中心,AI技术虽重要,但无呼叫中心的支撑,AI便失去用武之地。呼叫中心与CV和安防的关系类似,是业务实现的基石。

  呼叫中心以CTI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技术提供统一高效的服务平台。最新一代呼叫中心架构NGCC集成了更多功能。流程上,个人电话到呼叫中心的路径涉及PSTN、PBX、IVR、ACD等。智能部分体现在IVR和虚拟坐席,通过多次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的调用实现对话。

  在实际操作中,需考虑板卡式、交换机式、VoIP等不同形式的呼叫中心设备。选择时,需考虑中继线路和硬件成本。例如,数字中继+Asterisk的开源VoIP方案是较常见的选择。

  AI能力与呼叫中心的对接涉及MRCP/SIP协议。实现语音识别的流程包括建立会话、发送RECOGNIZE请求、接收RTP语音流等步骤。语音合成则通过SPEAK等命令控制。主流厂商通过整句录音模拟真人外呼,但电话渠道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较低。

  一个对话机器人系统包括ASR、TTS、NLU、DM、NLG等模块。行业内的电销机器人虽多,但多数表现不佳。优秀的产品需支持NLG、跨节点问答、外呼结果分析等。成本上,需考虑运营商资源、呼叫中心设备、AI能力使用费及SaaS平台建设和运维成本。

  竞争激烈的电销机器人市场,最终胜出的将是具备低成本资源、呼叫中心资源、强大语义能力和优秀SaaS平台的公司。初学者应关注话术模板设计、心理学基础及可视化外呼脚本编辑等细节。智能外呼系统不仅适用于电销机器人,还可用于IVR语音导航和呼入电话客服。AI与呼叫中心的结合正成为新的趋势,需要建立信任和共赢机制以推动合作长久发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