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工智能如何进化

AI百科4周前更新 快创云
17 0

  人工智能(AI)在近两年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大”和“多”的鲜明特征,即大模型的参数规模日益扩大,同时在文图视等<a href="https://www.ecreat.cn/tag/%e5%a4%9a%e6%a8%a1%e6%80%81″ target=”_blank”>多模态能力方面也不断增强。那么,在2025年,AI又将如何进化呢?

  从全球业界的发展趋势来看,AI将具备更强的推理能力,各种形态的智能体也将更加普及。然而,与此同时,“规模定律”等挑战也将逐渐浮现。

  大模型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其推理能力也将更为强大。例如,美国谷歌公司发布的《2025年AI商业趋势报告》就预测,2025年多模态AI将成为企业采用AI的主要驱动力,从而改善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并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有专家甚至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正在逐渐逼近。

  此外,AI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例如,OpenAI在2024年9月发布了推理模型o1,并在12月迅速升级到了o3版本。新模型在数学、编程、博士级科学问答等复杂问题上,已经展现出了超越部分人类专家的水平。而谷歌也在同年12月发布了其最新的推理模型“双子座2.0闪电思维”,该模型专注于解决编程、数学及物理等领域的难题。

  这些具备高级推理能力的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业界普遍认为,AI将在2025年加速科技突破,并在可持续材料、药物发现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展现出新的能力。

  同时,智能体的出现频率也将越来越高。智能体是指使用AI技术,能够自主感知环境、作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智能实体。它们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结合物理实体形成“具身智能”,如自动驾驶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

  然而,随着AI的快速发展,“规模定律”等挑战也逐渐浮现。由于训练数据即将耗尽、更大规模训练的能耗和成本激增等因素,“规模定律”可能难以延续。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密度定律”,即AI模型的能力密度随时间呈指数级增长。同时,小模型也逐渐受到关注。例如,微软开发的Phi模型等一系列小模型已经显示出,管理较小但高质量的数据集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推理能力。中国深度求索公司发布的混合专家模型DeepSeek-V3也表明,小模型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但成本却低了一个数量级。业内人士预测,小模型的吸引力可能在2025年大幅增高。

  此外,AI的快速发展还伴随着安全、治理、版权、伦理等方面的新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全球多国已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行业自律等多个维度加强了AI治理。2025年,国际社会还将举办多场相关活动,共同探讨AI的发展前景与规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