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而人工智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驱动力。深圳,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头羊,其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核心产业规模达308亿元,企业数量近2000家,覆盖了从基础层到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实力。
人工智能的深远意义
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深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转型。它吸引了全球投资和关注,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中,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成为了连接区域城市的关键纽带,促进了技术交流、产业合作及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构建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体系
深圳的“20+8”产业集群,特别是合成生物、区块链、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其发展严重依赖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成熟。人工智能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体现在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以助力未来产业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化。例如,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进展中位列第一。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制药市场规模为10.4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9.94亿美元。在合成生物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加速了生物技术研发,推动了产业的快速成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为了推动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认知理念,突破依赖基建投资的发展模式。结合科技创新产业化成功的三要素“科技”、“人”与“建构”,形成新型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新理论。同时,需要践行“源+路+基+翼”四维发展模式:
- 源:整合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智能芯片和AI开发框架等基础设施,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 路: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生态系统,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场景创新。
- 基:构建多元化、协作和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依赖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 翼: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构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深圳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地位,并推动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