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从招聘筛选到客户服务,再到社交互动,AI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这种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AI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筑起了一道“无形之墙”。
“参加了四五次面试,连真人面试官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一位参加秋招的应届生源源向AI鲸选社吐槽到。她八月底开始准备秋招,看了无数攻略,准备了半个月的简历投出去,却只收到了几家公司的回信。但令人无奈的是,接到的都是AI面试。现在的社交平台也被AI充斥。某社交平台的重度用户小姜刷到美女想建立下联系,点开主页才发现是AI生成的图片。“这种情况出现过很多次了”,小姜苦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主动却老是碰壁碰到AI。社交平台中,人们往往抱着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而去,AI的掺入无形中在人与人之间加设了一道屏障,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I在面试、社交、客服、电销等领域越来越常见,而这些本该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因AI的加入,让人找到人变得更加困难。小宁向AI鲸选社吐槽,现在某快递公司的AI客服还会PUA用户了。
AI横亘在人们中间,似乎正在打造人与人之间的“无形之墙”。晚上十点,出于游戏登陆的需要,大学生金钥登了一下他许久未登录的QQ。金钥发现有个来自“附近的人”的待加好友,金钥随手通过了好友申请。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金钥觉得与对方之间萌生了一丝情意。但金钥正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里时,对方突然发来了一个链接,金钥点进去,却发现是一片空白。困惑之际,对方突然打来了视频电话,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金钥接通了视频通话,令人措手不及的一幕发生了。视频对面是一个衣着暴露的女人,漂亮又完美的脸蛋,毫无防备的金钥被硬控了七八秒才想起来挂断电话。挂断电话后,对方立马发来了一段“小视频”,里面的女主人公正是刚刚视频中的女生,而男主角却长着一副金钥的脸。金钥被AI换脸了。
如此逼真的AI生成内容早已不是个例。某图文社区上充斥着“这些博主都不是真人”的避雷帖。本为人与人搭建灵魂交友平台的头部社交软件Soul,如今也“叛变”,引入了AI。人们开始质疑社交软件引入AI陪聊机器人是否有意义。有人认为社交领域引入AI是反人性的行为。人们在社交网络的需求是一场真心换真心、真实的交流,而AI的引入是否背离了这个初衷?
与此同时,AI客服也制约着人们找到真人客服的脚步。从前找人工客服只需要两步:第一步,打通电话;第二步,转人工客服。反观现在AI聊个不停。社交平台也有许多网友吐槽,转接人工客服至少需要发四次“转人工”才能接上。并且平台的客服不光难找,找多了后面甚至会越来越难找。前有瑞幸AI客服假装人工客服,后也有拼多多真人客服假装AI机器人,“听不懂”用户诉求的案例……AI的引入默默地拉开人与真人客服之间的距离,使人工客服越来越难找到。
如今、被AI“霸屏”的还有招聘环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岗位供不应求,出现“百里甚至千里挑一”的情况。据《2024年AI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现状调研报告》,有56.6%的企业打算或已经在招聘工作中引入AI应用。而对于应聘者来说,AI面试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过的门槛。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关于AI面试的经验分享帖。
随着AI应用的落地,AI扮演的却越来越多的是“隔离人”的角色。尤其直播间中的数字人,已经将耗时长型的主播几乎取代。数字人凭借“烂铁一块就是干”的牛马精神,被许多需要刷时长的直播商家“垂涎”。不仅数字人进入直播间,现在AI也进入企业,成为了资本家的得力助手。
而面对无可避免的AI面试,现在很多打工人也在找应对之法:许多应届生为了讨好AI,在社交平台做着同质化的功课;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者王然甚至建议高校可以引入AI面试相关的指导培训……人们为了跨越AI墙去迎合AI也变成了AI的傀儡。而企业继续拿着这些人们模仿着AI产出的内容“垃圾”去投喂AI。人们开始意识到AI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实是为了完成招聘数量。
技术应用的B面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也将逐渐被稀释。在这样的趋势下将出现一个更坏的结果:人们若想要展现自身价值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卷劳动时长。每个人都像一颗孤独的螺丝钉被固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AI完成了很多真人要做的事。当人们都在为了延长劳动时长而疲于奔命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AI塑造的“无形之墙”也将更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