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的第二天,即2月22日下午,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岸艺术中心A馆举办的“AI焕新,塑医疗未来”论坛上,讨论聚焦于AI如何重塑医疗行业。此次论坛不仅展现了AI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还探讨了上海在“AI+医疗”领域如何领跑全国。
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医教研资源禀赋,正逐步成为AI应用的高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学府在医工交叉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创新,为医疗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上海市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作为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枢纽,正加速技术攻关,以孵化出更多高质量的医疗AI应用与产品,全面提升医疗效率与质量,缓解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上海市肺科医院与商汤科技合作,搭建智慧病理数智一体化平台,对数字病理切片进行标注和模型训练,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该医院还研发了肺部智能手术规划系统,大幅缩短了手术规划时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则发布了病理大模型RuiPath,该模型覆盖中国全癌种人数90%的癌种,具备深度思考能力,可开展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元义表示,通过将AI与硬件结合,他们团队研发了手骨骼超声AI成像设备,以及“肌骨超声断层成像”设备,这些创新设备不仅提高了医疗安全性,还拓展了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
此外,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在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工作,也推动了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的建设,降低了医疗AI技术的门槛,加速了产业集群与创新生态的构建。临转院总裁段琦表示,他们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的规范化应用与产业赋能,孵化更多高质量的医疗AI产品和技术。
医疗科技企业卫宁健康总裁王涛在论坛上表示,AI技术的目标不仅是辅助医生,更是通过技术变革重塑现有医疗模式,如预防性医疗、个性化医疗等,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福祉。他们希望利用AI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促进医疗公平。
此次论坛展示了AI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也体现了上海在“AI+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持续创新的精神。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AI将在医疗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