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报道,在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描绘的未来世界里,人类与众多人造人共存,复制人的服从性依赖于内置的有效期及服务主人的思想。但随着复制人逐渐拥有自我意识甚至情感,这一系统遭受挑战。尽管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似乎并未如此极端,但这一设定引发了关于未来30年人工智能可能达到何种程度的深思。
在8月29日于上海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与会者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当前状态及未来规划。
AI的本质:人类的延伸
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AI)正蓬勃发展,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AI被视为人类某些功能的延伸,如感知、计算、学习能力等。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Tom Mitchell指出,AI在感知和人类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正加速世界发展,尤其在自动驾驶、教育、手机技术扩散及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进一步说明,过去几年AI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识别、机器阅读、机器翻译及对话式AI等技术逐渐接近人类水平。
道德伦理与健康发展
随着AI技术的进步,其带来的挑战也日益显现,如隐私和造假问题。业内正积极探讨AI的道德伦理问题,并建议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强调“人”的因素对AI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包括创新环境、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的必要性。
科技向善的愿景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科技向善”作为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强调AI的全方位治理应确保“可知”、“可控”、“可用”、“可靠”。今年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报告,首次提出发展“负责任的AI”。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也在智博会上呼吁智能技术展现科技向善的力量。
AI的未来应用与通用智能
马化腾认为,通用AI的发展趋势日益清晰,AI正向着人类智慧靠近,从“专才”向“通才”发展。AI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将带来以“AI+”为标志的普惠型智能社会。腾讯还致力于将AI应用于游戏产业,通过复杂虚拟环境提升AI的决策与行动能力。
二马对话:科技与人文的碰撞
大会的重头戏之一是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对话。两人就AI对生活的影响、火星计划、教育等话题展开讨论。马云强调AI能帮助环境稳定和人类更好地理解自己,而马斯克则更看重AI的学习能力与计算能力。两人还就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类理解力的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场对话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也预示着人类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