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摇篮,也是其发展的强大支撑。”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11-13日举行)上,董事长杨杰强调,当前,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算力作为基础能源,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正引领各行业从“+AI”向“AI+”转变。智慧升级在力泛园区场景中加速推进。
“AI+”与“+AI”有何不同?“AI+”以AI为核心,由工程师和科学家主导商业机会的探寻;而“+AI”则是由传统公司主导,利用AI赋能传统行业创造价值。
具体来说,传统行业+AI,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实现:单一环节的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单一环节的优化赋能、流程智能化赋能以及重构整个行业规则。
中国移动在生成式AI领域已有四方面布局:一是构建了网络,这将在AI算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二是已具备NLP、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能力,去年实现超过30亿元的变现;三是拥有数据优势;四是已在运维和客服方面广泛应用AI。
中国移动以“大平台”为驱动,推动5G+AI+算力融合发展,采用“国家队”姿态,通过“新的运营供给模式、新的业务赋能模式、新的产业合作模式”三大新模式,实现全场景全要素能力与供给的变革,从X+AI转向AI+X的根本性变革,以及向体系化协同创新方式的转变。公司正全力打造赋能各行各业的新高地。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超过170万个5G基站,5G套餐客户接近7.3亿,5G行业应用案例超过2.3万个,并在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大赛中连续五年夺冠。
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技术发展趋势,中国移动充分利用其网络规模、用户规模、算力资源和数据资源等优势,大力推动5G+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及价值创新,全面加强数智化能力建设。公司致力于构建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将其作为实现智能服务运营范式创新的总体目标和关键载体。
据悉,“人工智能大平台”将算力、网络、数据、模型、能力等多种智能化要素作为运营与供给对象。通过整体性的规划、建设、维护、优化等,实现多种要素的融合管理,为个人用户和各行各业的全场景智能需求提供无所不及的智能服务。同时,该平台推动从X+AI向AI+X的根本性变革,重新设计业务系统的架构、工作流程和用户体验,不仅重构现有业务模式,还将创造全新的业务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