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故事里,她叫“蛋黄”,是一个原生人,职业是推销仿生人。在未来的城市中,蛋黄遭遇了不幸,被两个不明身份的黑手抓去改造。幸运的是,青曲发现了她,并勇敢地救出了她。最终,两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这是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一位9岁的蒋艾妤同学,用AI创作的一段生动故事。
另一位同学,10岁的李思诺,来自常春藤学校五年级。他以42岁的原生人“萨利”为主角,创作了《萨利机长》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萨利作为一名飞行员,在飞行途中遭遇危机,但他凭借出色的驾驶技术和冷静的判断,成功迫降飞机,挽救了所有乘客的生命。李思诺用AI创作了8个绘本画面,并将它们组合成了一段30秒的动画片。
除了这些单独的故事,还有8名学生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通过自己设计的情节和AI技术,制作了一个完整的动画片。他们的巧妙设计和精彩展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外,学生们还展示了他们的AI技能。在现场,他们不仅展示了如何用AI制作动画,还教给了路过的小朋友们这个寒假学到的AI知识。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的宋思影同学现场收获了不少“小粉丝”,有小朋友甚至邀请她当自己的老师。宋思影表示,这次学习让她对AI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了角色立绘、剧本创作、分镜设计、动画制作等多项技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李思诺同学也分享了他的感受:“我感觉我的创造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他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但并不知道这些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通过这次学习实践,他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AI软件。他甚至自己完成了视频剪辑工作,“虽然有些难,但我现在能够制作小短片了,感觉非常有趣。”
家长们也深感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刘俊屹的妈妈表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非常专注地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当他看到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时,他感到非常满足。”同时,这次活动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作为家长之一和重庆软件行业专家、原重庆大学国家级虚拟现实仿真实验室副主任的宋晓宇是这个活动的策划者。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借助AR/VR、AI等数字技术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在创造中释放天赋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