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HAI研究所和斯坦福监管、评估和治理实验室联合发布了《美国人工智能战略三大支柱的实施挑战》白皮书,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系统性评估。该报告主要围绕AI创新和可信AI的三大支柱展开,包括2020年《政府中的人工智能法案》、关于「人工智能领导能力」的行政命令以及关于「政府中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尽管美国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实施这些政策时仍面临不少挑战。
白皮书指出,尽管政府推出了多项政策,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在所有要求中,只有不到40%的要求可以被公开核实为已经实施。此外,88%的受访机构未能提供确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监管机构的人工智能计划。更令人担忧的是,大约一半或更多的机构没有按照《政府中的人工智能命令》的要求,提交人工智能用例清单。
概要
人工智能(AI)的变革潜力是无可争议的。为了在这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第三次数字革命浪潮」中获得优势,各国都在努力重组其公共和私营部门,资助研究和开发(R&D),并建立释放人工智能创新的结构和政策。在美国,白宫和国会通过增加研发投资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及其值得信赖的部署,并设立了多个机构以协调人工智能政策。
然而,尽管有这些努力,美国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实施上仍面临挑战。根据白皮书的分析,只有不到40%的政策要求被公开核实为已经实施,这表明政策执行存在严重问题。此外,许多机构未能提供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详细计划,这进一步阻碍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政命令和立法
尽管人工智能领导令旨在推动美国所有部门的技术突破,但其他两项工作则更侧重于联邦政府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行政命令13859和13960分别提出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和联邦机构利用人工智能改善政府运作的指示。这些命令试图通过多管齐下的方法建立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所需的基础设施、政策基础和人才。
然而,在已实施的要求中,许多都迟于计划中的时间表。例如,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STC)的人工智能专职委员会在截止期限后16个月才向总统提交了关于更好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报告。这表明政策实施存在严重延误。
机构的AI计划
这些行政命令和法案的一个重要焦点是「减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障碍,以促进其创新应用」,同时保护公民自由、隐私、美国价值观以及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因此,这些法令强调审查监管人工智能的适当作用,希望「避免不必要地阻碍人工智能创新和增长的监管或非监管行动」。然而,在41个被评估的机构中,只有5个(13%)使用OMB AI条例备忘录提供的模板发布了AI计划。剩下的36个机构还没有公布本机构的人工智能计划。
AI用例清单
政府中的人工智能命令的重点是促进联邦政府内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采用和获取。然而,公开披露人工智能用例清单一直是个问题。在220个被确定为可能需要遵守这一要求的机构中,有168个机构没有独立的人工智能用例清单或将其人工智能用例纳入其上级机构的清单中。这表明大多数机构在披露人工智能用例方面存在不足。
总结
整体来看,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三大支柱在实际操作上还不够理想。目前的要求在很多机构看来就是「没有资金支持的任务」。对此,国会应该为各机构提供资源以充沛人员并培养技术专长进而制定战略性人工智能计划。如果不提供适当的资源并授权高级人员履行这些职责就很可能会影响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