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就被热捧,“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到底有多牛?

AI百科3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77 0

  7月20日,一家主营AI芯片的公司寒武纪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该板块上的AI芯片首股。当天,寒武纪股票涨幅居首,开盘价达到250元/股,较发行价64.39元上涨约288.26%。随后股价迅速攀升至295元/股,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至收盘时,涨幅回落至229.86%,报212.40元/股,总市值达849.81亿元。

  寒武纪,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年轻企业,仅用四年时间便在科创板上市,展现出了其非凡的实力。创始人陈天石基于自己在人工智能和芯片研发领域的积累,决定将两者结合,开创了这家企业。起初,这个想法并不被广泛看好,但寒武纪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创新精神,迅速成为业界领先的AI智能芯片企业之一。同年,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终端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寒武纪1A),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并荣获当年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寒武纪的强悍性能吸引了华为的关注,其处理器被应用于华为的旗舰芯片麒麟970上,成为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的手机处理器。在读写相片方面,麒麟970以2005张/分的成绩轻松击败当年的苹果A11处理器(889张/分)。随后,华为在2018年推出集成寒武纪双核NPU的麒麟980芯片,随着华为手机销量的飙升,寒武纪的名声也迅速传遍业界。

  然而,随着华为在2018年全联接大会上提出全栈全场景AI战略,并加速AI产业化,最终完成“全场景自研架构”,华为选择与寒武纪终止合作,转而自研AI芯片。这一变化对寒武纪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失去华为这一大客户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这位昔日合作伙伴的强劲竞争。

  AI智能芯片的核心在于能够识别场景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不仅要处理文字、语音、图像等日常需求,还要识别部分物体并构想实用场景。如今,大多数手机拍照界面都提供“AI”模式,根据场景调整成像风格。此外,AI还广泛应用于手机相册的智能分类、语音助手的智能化提升等方面。

  尽管失去了华为这一大客户,寒武纪并未止步。2019年,公司开始拓展云端业务,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目前,寒武纪已成功避免单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50%以上的情况。未来,要想重回国内AI芯片领先地位,技术研发是关键。尽管公司规模不及华为等巨头,但寒武纪在技术创新和专利积累方面仍有优势。作为独立中立的芯片公司,寒武纪避免了与客户在专利方面的冲突纠纷。只要技术持续进步,合作机会将不断涌现。

  然而,AI芯片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设计出来后能否快速适配和支持更多框架及软件平台是挑战之一。此外,由于自家设计的AI芯片架构与主流通用架构不同,需要更多时间考虑软件的设计和优化。因此,各厂商需投入大量工程师进行平台适配工作,导致人手紧张、产品延迟等问题频发。对于寒武纪而言,要想在巨头间脱颖而出,产品必须具备差异化并体现团队竞争优势;同时强化工程化能力缩短生产周期确保产品竞争力。

  总体而言AI芯片市场仍具巨大潜力未来不仅限于手机家电等领域在安防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国内的AI第一股寒武纪仍需不断努力以维持其领先地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