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与创投界中,Sora的震撼程度甚至超过了去年的ChatGPT,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Sora不仅具备前所未有的文本生成视频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理解真实世界”的潜力,即通用型人工智能(AGI)的能力。AGI能够洞悉物理状态、自然规律及化学变化,并据此作出决策,完成任务。
例如,Sora理解汉堡被咬后的残缺、波浪运动的物理规律以及云层与闪电的关系。这种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生成逼真的视频。尽管Sora可能无法完全取代影像工作者,但AGI技术无疑将重塑科技产业的格局,催生出类似抖音这样的全球级产品,赋予人类新的力量。
那么,我们该如何体验AGI的能力呢?答案是硬件。AGI对硬件的改造是最先且最可能的。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开工日提及AI,强调其在各自产品中的重要性。例如,OPPO宣布要做AI手机的引领者与普及者,而魅族则宣布全面拥抱AI,甚至放弃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此外,AMD、联想、小鹏与吉利等大厂也在积极探索AI的应用。
硬件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器与电子产品;第二阶段是智能硬件,如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第三阶段则是AI硬件。AGI技术使设备能更深入地理解真实世界,从而大幅提升智能水平,改变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一些代表性的AI硬件新物种,如Rabbit R1和AI Pin。然而,这些设备在交互与实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Rabbit R1虽然支持语音交互,但缺乏屏幕显示;而AI Pin则强调语音与摄像头交互,但同样没有屏幕。人类9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因此这些设备的实用性受到质疑。尽管如此,它们仍为AI终端市场提交了不错的答卷,并为未来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方向。
除了这些新设备外,许多公司还在对成熟形态的产品进行改造。例如,OPPO、vivo、荣耀、三星等手机厂商正在手机系统层面融入大量的AIGC功能;联想、Intel、AMD等PC产业链玩家也在探索AI PC的应用;小鹏、吉利等汽车厂商则在提升智驾体验方面发力。
在CES 2024上,AI已成为科技产业的“第一主题”。MWC 2024上同样如此,无论是国产科技大厂还是海外巨头都在强调AI大模型技术与硬件的融合。如果说2023年AI主要改变了软件层面那么2024年将成为AI硬件的元年。只有真正将AI大模型融入“实体”中我们才能真切感受到其技术威力。因此2024年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AI硬件产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