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与机器人及AI技术紧密相关的行业岗位需求正显著增长,AI的发展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相关行业人才市场展现出积极态势。春节联欢晚会上,人形机器人扭起了秧歌,而DeepSeek的对话体验也让人们越来越沉浸其中,AI正逐步渗透至各行各业,跨界融合带来无限可能,但人才需求能否与之匹配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AI技术的应用门槛逐渐降低,现有技术人才通过自主学习可轻松转型为AI应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新需求。然而,从长远来看,仅靠个人自学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且可持续的AI技术人才规模优势。因此,AI人才的培养需结合个人努力与系统性的培养体系。在AI大模型成为社会通识、跨界人才培养成为趋势的背景下,AI应用新领域不断涌现新的人才需求。构建开放包容的AI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广泛共识。
近期,多家知名企业高薪招聘AI人才,引发市场热议。中小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发布待遇优厚的岗位招聘信息。然而,现有AI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显得不足。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已出现多种内容形态的垂直行业应用,初步形成了开放式边界的创新生态,多个行业涌现出新的人才需求。
然而,人才培养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在“慢”的基础上寻求效率上的“快”至关重要。除了个人努力转型外,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起完善的AI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培训机构等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大人才供给,并与企业实现有效衔接。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AI人才缺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需携手合作,积极应对社会新需求。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的AI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行业合格乃至高端人才,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