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暑假里,AI学习机备受追捧,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这类设备在市场上的热度持续攀升,各大品牌纷纷加入竞争。然而,对于这类高价产品的价值,市场上存在不同声音。有的家长称赞其智能功能对孩子的帮助,也有人质疑其性价比,称其为“智商税”。那么,家长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为孩子购买AI学习机,到底是否值得?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台江区宝龙广场的一家AI学习机门店内,福州市民刘女士正在体验设备的绘本学习功能。活泼的卡通画面和通关环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但面对8000多元的价格,刘女士表示需要再三考虑:“我还是想再比较一下。”
那么,这些高价的AI学习机究竟智能在哪里?门店销售人员陈培现场展示了设备的答题功能。根据用户的错题,学习机能够智能分析未掌握的知识点,并提供个性化的思维点播和题库进行训练。她解释称:“如果孩子在选择上犹豫不决,学习机也会捕捉并分析。”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只要有一分的进步,都会付出十分的努力。”陈培表示,暑假期间门店生意兴隆,七八千元的机型尤其受欢迎。当被问及暑假期间的销量时,她自豪地表示:“不是以台为单位计算,而是以百万元为单位。”
在苏宁广场的另一家AI学习机门店内,记者体验了学习机的智能批改功能:将一篇纸质作文放在设备顶部的摄像头下,一分钟左右,学习机就能自动扫描并标出错别字、语句不通处以及运用较好的修辞等。此外,查词翻译、智能出题、智能问答等功能也在AI学习机中较为普遍,部分设备还具备检查学生文章背诵的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习机的智能意见仅停留在方向性描述上,需要家长进一步解释和引导,孩子才能理解如何更好地改正。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AI学习机网上零售额增长达136.6%。市场需求旺盛,众多品牌商家纷纷入局。通过手机地图搜索“AI学习机”等关键词,会跳出近30条搜索结果。市场上不少学习机都开始打上AI的招牌。一类是以科大讯飞、小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企业,拥有大模型技术优势,重心放在作业辅导上;另一类则是以学而思等有一定教育数据资源积累的企业,自主研发的课程体系成为其主要卖点。
对于AI学习机的效果,家长陈捷表示:“孩子是否自觉使用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她认为,相较于平板电脑或手机,AI学习机具有更强的后台监管功能。“在平板或手机上学习时,孩子可能会浏览不良网站或下载游戏,而家长却一无所知。但AI学习机可以连接家长手机,下载软件需经家长同意,还能统计和监测软件使用时间。”至于智能批改功能,陈捷目前使用不多。但随着孩子作业难度增加,有时会感到无力应对。考虑到请老师辅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选择让学习机先尝试解答。
同样作为小学生母亲的刘鑫也有两台学习机。由于工作繁忙,她有时难以兼顾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使用学习机成为她的无奈之举。“如果有时间,我更愿意亲自陪伴和教育孩子。”刘鑫说。那么AI学习机到底有用吗?许多家长认为这取决于“孩子是否自觉”。“孩子能否坐得住决定了他们对机器的利用率。”刘鑫表示,自己的孩子可能只能用到二三成的学习机功能,而更自觉的孩子则可能用到更多。然而当孩子的知识需求更高时AI学习机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刘鑫提到她的孩子喜欢学习课外知识而AI学习机往往只提供基础内容如历史故事可能只涵盖一部分内容如果孩子想深入了解仍需自己寻找资料。
业内人士指出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购买AI学习机。今年5月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曾表示:“现阶段AI学习机除了屏蔽娱乐功能外与线上AI大模型相比并无独特优势。”部分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市场上的AI学习机只是套用大模型的壳很多功能在人工智能概念兴起前就已存在。强调人工智能除了作为市场噱头外还可能是为了规避政策限制因为实时互动可能构成在线课程而涉嫌违规。
作为中科科技培训中心福州分中心负责人林攀长期从事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工作他认为在针对性习题训练上AI学习机会有一定辅助作用尤其在初高中阶段较为明显但终究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不应寄予过多期待更不能舍本逐末。“AI学习机不能替代学生思考只能辅助思考。”林攀建议已购买设备的家长要全面了解设备并有效引导和监督孩子正确使用设备进行更多创造性的思考。如果能通过一台机器学习到更多新知打开更多认识世界的窗口那么购买就是值得的。“没有购买AI学习机的家长也不要盲目跟风陷入商家的营销陷阱中。”林攀提醒家长要综合考虑价格、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时间以及兴趣等因素做出理性的消费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