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为了精准对接行业实际需求,学院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将工程案例课程建设列为重要任务,并诚邀行业或企业资深专家前来授课。通过深度解析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同时夯实其工程实践能力。
在2024年11月和12月期间,学院成功举办了工程案例系列讲座,邀请了八位专家进行授课。他们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深入探讨行业前沿趋势,细致解读典型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际应用场景,使学生得以近距离感受行业发展脉搏,为其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中,余峰和苏仁忠两位专家聚焦于北斗智慧产业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两大前沿主题。余峰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北斗导航系统在产业中的多元应用,从智能制造到无人驾驶,再到精准物流,展现了北斗导航技术全方位渗透各行业的蓬勃态势。苏仁忠研究员则围绕“电子信息助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题,展示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包括智能农机自动巡航、精准农业系统实时监测等,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此外,刘炯辉秘书长分享了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的创新创业实践和成功经验,解读了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资本投入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而戴锦友教授则聚焦于“面向ICT技术体系的智能网络感知技术”,展示了智能网络感知在现代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及具体应用场景。
杨剑轩校友作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算法工程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详细阐述了AI在智能硬件、5G通信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马晓刚校友则带来了“电子信息科学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的主题讲座,深入阐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推动制造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及核心技术要点。
学院还邀请了其他行业专家进行分享,如武汉聚芯微电子的高级工程师邹仁亭和MathWorks中国高校团队的高级工程师阮卡佳等。这些讲座紧密结合实际产业应用,通过引入大量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案例资源多方合作共建,加大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执行力度,为师生打造更多接触前沿、探索创新的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契合时代需求的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