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历经十年研发,实现了欧美国家需三十年才能达成的成就。这一观点最早在今年六月华为HDC大会上由消费者业务CEO、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提出,并在随后的「鸿蒙之夜」活动中再次强调。华为以「长征」比喻鸿蒙系统的开发难度,因为从零开始构建操作系统生态的艰巨性堪比登天。然而,华为正以稳健的步伐推进HarmonyOS NEXT的发展。
10月22日晚,华为宣布原生HarmonyOS正式发布,并公布了参与公测的设备名单,标志着已「发布」近一年的HarmonyOS Next,终于面向普通用户开放。余承东曾表示,首批出厂搭载「原生」HarmonyOS NEXT的华为手机即将面世。作为面向未来时代的华为终端操作系统,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其「基石」地位:HarmonyOS NEXT自2023年初公布以来,便紧跟AI大模型能力席卷智能手机的浪潮;然而,要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如何将AI能力开放给更多开发者,是当前HarmonyOS NEXT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发布会上,余承东提到「只靠华为,是做不成鸿蒙的」,这表明他希望借助第三方开发者的力量,在鸿蒙设备上更好地应用端侧AI能力。端侧大模型能力不仅能解决云端模型高昂调用成本的问题,也是进一步赋能第三方应用生态的关键。基于原生开发的应用能直接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深度交互,从而在性能、用户体验和平台集成方面表现最佳。这体现在AI能力与硬件的整合上,尤为重要。如今,所有一线手机品牌都在强调「AI智能体」的概念,将AI能力融入系统自带应用中。
发布会展示了HarmonyOS NEXT在「通过AI让手机操作变得更智能」方面的多种应用场景,如整合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助手小艺,已从语音交互助手进化为多模态大模型,能识别用户意图、提供智能交互体验。HarmonyOS 5中的小艺可通过截屏圈选相关内容的方式,实现更智能的交互,如识别屏幕中的鸟类品种、提供穿搭建议或自动保存个人护照信息。
此外,HarmonyOS NEXT还强调了跨设备交互能力的重要性。在华为原生鸿蒙系统的支持下,所有终端实现了系统内核的打通,设备间无缝协作。例如,手机上未读完的文章或视频可无缝切换至平板或电视继续观看;手机还可作为万能遥控器,实时操控播放设备的音量和内容选择。这些功能使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紧密协作的生态伙伴。
在AI手机时代,如何划定系统级AI的安全边界变得尤为关键。今年六月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推出了自研的HarmonyOS NEXT星盾安全架构,重新构建操作系统的安全体系。本次发布的原生鸿蒙系统则强调了「确保用户数据始终留存在设备本地,敏感数据不上云」的底线,并允许用户随时删除数据。同时,HarmonyOS 5以隐私安全为核心,重新定义了应用获取数据的规则,通过禁止9类不合理的权限请求,从源头上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硬件转向系统和生态之战。只有从硬件、芯片到操作系统都有能力深入定制的厂商,才能在生态中提供最完善的AI能力解决方案和最佳体验。在这场「下一个十年操作系统的竞争」中,华为和苹果是仅有的两家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华为在发布会上还提到了支持端侧大模型应用的盘古大模型框架,这是其构建端侧AI生态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将端侧AI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还是保护用户隐私都离不开完善的开发资源支持。
10月22日的发布会上华为首次强调「原生」概念:对普通用户而言「原生」意味着为特定平台使用原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框架来开发应用。这代表着全链路的开发核心技术都有一套成熟的自有生态。如今众多应用厂商如支付宝、钉钉、飞书、WPS等都基于鸿蒙的端侧AI能力进行开发结合用户实际应用场景调用端侧AI能力实现的效果或许就隐藏着「下一代操作系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