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出海现状:产品输出凶猛,产业应用谨慎

AI百科2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30 0

  中国AI新势力:全球市场的商业化征途与产业应用

  近年来,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AI)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拥有15个知名人工智能模型,截至今年3月,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过100个,这些大模型在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AI大模型掀起的新一轮技术浪潮,国产AI应用出海趋势愈发高涨,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在AI应用出海方面,华为、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大厂纷纷在海外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产品。与此同时,国内AI领域的中小创业团队和独立开发者也灵活迅速地在全球市场崛起。据谷歌大中华区营销洞察与解决方案副总裁张珺介绍,在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上,与AI相关的工具和应用已达到2万多个,中国开发者积极参与其中。

  据非凡产研的数据,全球Top50的AI产品中,国产应用占据3席,其中Kimi以0.23亿的单月访问量排名最靠前。此外,出海规模以上的AI产品数量从4月的59个增加到5月的71个,创历史新高。其中,5月出海AI产品Top50中一共有31款出海产品实现流量环比增加。

  中国AI出海的背后原因主要包括:全球市场空间巨大,部分公司估值已无法仅用中国市场来衡量;AIGC为创造性产品,海外用户的创造性和付费意愿可能比国内更强;海外监管相对宽松。一位AI应用投资人表示,无论从短期盈利还是长期发展角度,出海都是必选项。海外用户的付费意愿和习惯都明显优于国内用户,更容易实现盈利。

  除了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外,中国AI技术还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在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中国科技企业已成为当地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AI应用出海正面临技术和变现两方面的挑战。技术层面,来自OpenAI的压力正在加大;变现层面,AI应用如何赚钱仍是全球难题。

  在2B产业级应用方面,中国制造企业正在探索生成式AI从1到100的应用创新。设计研发、流程管理、产品质检、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态势良好,传统产业中的传媒、医疗、金融、零售、汽车等领域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AI解决方案。随着生成式AI的出现,中国出海企业正在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为海外市场带来了更多AI产业级应用的新模式和新尝试。例如正浩EcoFlow基于Gen AI应用升级了全球智能联络中心,实现了高效、准确的客户服务。

  然而对于生成式AI的使用需要谨慎布局。亚马逊云科技行业集群总经理田锋建议企业管理层要算清投入产出比并从有成熟案例的业务场景试点开始大规模部署。当前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生成式AI应用都处在商业化早期阶段如何应用落地仍是短期难题。面向未来生成式AI有望成为重塑中国和世界关键产业的强大力量但企业需制定与业务深度融合的AI战略加速人才转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充分释放新一代人工智能机遇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