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赛道,要变天了

AI百科3周前发布 快创云
13 0

  “毁灭你,与你何干?”这一名言源自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如今在视频行业中,类似的“降维打击”正悄然上演。自6月以来,Adobe、快手可灵、智谱清影等国内外AI视频模型密集发布,彻底颠覆了传统视频行业的成本结构。

  在这场“AI视频之战”中,各大企业纷纷展现出了惊人的表现,无论是效果优化、功能创新还是应用落地,均超越了市场的预期。那么,在这场大模型竞赛的“下半场”,AI视频究竟走到了哪一步?

  今年2月,万众瞩目的Open AI推出了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时至今日,Sora 仍只向少数体验用户开放,未能正式上线。据Open AI声明,主要原因是“公司与政策制定者的沟通仍在进行中”。Open AI正在积极寻求YouTube、好莱坞等巨头的支持,以期降低Sora的生成成本。目前,成本“过于昂贵”是Sora面临的主要障碍。

  与此同时,国内外至少10家大型企业、创新企业发布了与AI视频相关的新产品或模型升级,且多数已向全体用户开放。在这一背景下,AI视频行业在2024年6-10月间发生了显著变化:技术方面,视频生成时长明显延长,生产速度大幅提高,视觉效果显著提升;应用方面,除字节豆包外,其他产品均面向C端开放,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实际创作;融资方面,至少5家创企获得超亿元融资,累计约12亿元。

  正是Open AI留下的这段“窗口期”,让其他公司看到了机会,提前抢跑。那么,是什么让AI视频如此火爆呢?马克思曾言:“资本家会出卖吊死自己的绳子。”同理,钱总是流向它该去的地方。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视频制作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东吴证券测算,中国AI视频生成的行业潜在空间高达3178亿元。

  构建这个千亿级别市场的核心支撑在于现有视频制作企业存在的降本增效需求。这一需求将持续推动AI在视频制作领域渗透率的提升,为相关企业带来营收增长。在降本方面,以电影为例,AI的加入不仅能够缩短制作周期,还能在电影制作、宣发环节替代部分人员,最终将每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降低至2.5万元人民币,降本幅度超95%。在增效方面,AI生产视频的技术正在快速进化。

  此外,抖音和快手分别上线的AI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和《山海奇境之劈波斩浪》,率先开启了AI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9月,三大传统视频平台“爱优腾”也纷纷发力,加大对AI创作的支持力度。优酷更是将70%的收入给到制作方,以吸引更多优质内容。

  从AI视频的迭代过程来看,它正在自发地向成本更低、应用范围更广、技术能力更高的方向演化。当AI视频工具从“玩具”升级为“生产力工具”时,或将迎来用户规模的“奇点”,从而驱动数据飞轮运转,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

  新一轮“流量争夺战”已经来临。在文字AI时代,Open AI凭借技术优势走在全球前列。而在视频AI时代,中国互联网大厂们明显加快了步伐。字节、快手等公司纷纷加码AI视频功能,以期在流量争夺战中占据先机。与Open AI相比,国内的视频、剪辑厂商拥有更多的视频数据积累和用户规模优势。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抖音和快手已经反超OpenAI,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视频消费市场率先开启了AI视频的普惠时代。美图和万兴也在加速追赶Adobe。

  在AI视频时代,想要成为行业的引领者既需要深度的视频底料积累又需要过硬的AI模型训练能力还要能够经受住用户应用场景的检验。在这场由AI引起的“视频产业革命”中中国的视频巨头或将夺得引领者的角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