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愈发具有人性化特征,其情感智能的进展令人瞩目。5月间,ChatGPT的"Dan模式"迅速走红,不少年轻人开始尝试与AI建立情感联系,这一趋势被部分媒体称为"Her"时代的开启。
在这一波大模型技术浪潮中,AI陪伴类产品持续快速发展,不论是初创企业还是行业巨头,都在努力在模型和应用层面让AI更加贴近人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落地难的挑战,但对AI情感价值的追求却呈现出了破圈的趋势。
近期,「四木相对论」观察到,相比已有的角色扮演、陪伴、心理咨询等APP或软件产品,AI陪伴类硬件(特别是玩具)也在不断发展。这些产品通常结合了大模型和成品设计,以毛绒玩具、桌面机器人、玩具狗等形式出现,主要面向儿童市场,旨在提供教育价值和节省家长陪伴时间。
针对成年人的AI玩具则更注重个人助理和情感体验,强调高效响应和深度交互。例如,「四木相对论」分享了几款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式AI玩具:
- Curio AI儿童陪伴玩具:由Grimes等音乐人创立,利用OpenAI的ChatGPT技术,提供个性化互动体验。目前推出三款玩具,各自具有独特特征,并通过软启动beta程序让孩子们参与产品开发。
- FoloToy AI对话玩具:由王乐和郭兴华创立的团队设计,搭载AI大模型,与多家玩具制造商合作,推出如Fofo、Cactus等智能玩具。
- Loona智能玩具狗:由可以科技推出,支持声控互动、智能监控和编程执行等多种功能。
- Rux Robot桌面AI机器人:由乐天派出品,具有持续对话、手势识别等功能,并支持个性化定制。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如ClicBot、AIBI、Eilik机器人、lovot、EMO、Cozmo、Lool等其他AI玩具产品。这些产品各具特色,但普遍面临同质化问题。
除了玩具外,还有其他形式的AI陪伴设备正在发展,如AI掌机(如Rabbit R1)、AI可穿戴设备(如AI Pin)以及AI情趣玩具(如Lovense的ChatGPT Pleasure Companion)。这些设备通过不同的技术接入AI,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体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AI在陪伴、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