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万亿蓝海 “AI ”六大领域投资机会

AI百科4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70 0

“互联网+”和“AI+”的三大不同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算法+算力+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科技行业的底层生产力。立足于技术的迭代演进,将科技行业分为三个时代: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和AI时代。

一、链接VS算力:互联网“重链接、轻算力”,AI“重算力、轻链接”

  “互联网+”具备重链接、轻算力的特点,基于网络效应提升生产效率。网络效应是互联网竞争的底层逻辑。当网络规模增长时,边际成本递减,用户效用和企业收益递增,并自带吸引流量扩大网络规模效应的正向循环机制。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其最终形态即为万物互联。

  “人工智能+”具备重算力、轻链接的特点,数据量和运算需求呈指数级爆发,生产力赋能是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人类社会的问题情景可以简化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类,决策式AI主要应对选择题,生成式AI基于大模型和深度学习框架,从大数据中汲取学习要素,生成全新内容,解决问答题。随着“选项”增多,AI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二、全球分工VS划江而治:互联网时代全球分工,AI时代划江而治

  “互联网+”孕育在全球大分工的大背景下,国内互联网企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创新活动拥有良好的平台基础。而“AI+”的推进面临着海外封锁,国内亟待完成从“算法-算力-网络基础设施”的底层建设。

  在算力方面,互联网时代,算力芯片的制造全球化分工,其主要的算力平台为基于ARM架构的手机芯片等。由于全球大分工形势,国内互联网时代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全球科技的底层支撑。而美国芯片法案对中国芯片制造限制的重心在刚需EUV光刻机的先进工艺,这使得国内高端AI算力极度稀缺,先进工艺的国产化攻关至关重要。

  在算法方面,“互联网+”算法依附于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IOS、Android等。“AI+”算法依赖大模型/深度学习框架,当下OpenAI尚未向中国开放API,因此国内大模型的开发将成为国内AI布局的第一步。

三、2C VS 2B:互联网以C端赋能为主,人工智能以B端赋能为主

  伟大的互联网巨头主要面向C端应用市场,这是互联网“重链接、轻算力”的特点导致的。例如,SNS社交网络、信息分发、电商互联网和文娱互联网等。

  人工智能“重算力、轻链接”的特点,对生产力的赋能将会带动2B/2T领域的蓬勃发展。碍于算力的条件约束和算法的不成熟,无人驾驶、元宇宙等2T场景在当下发展受限。而AI具备提升全行业生产力的潜质,例如生物医药(加速药物研发)、半导体(助力先进工艺突破)、制造业(数字孪生)、金融(智能投顾)等。

AI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 AI+产业是万亿蓝海

  AI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AI+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发展具备重要价值,AI+将形成新的生产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并具有巨大的创新溢出效应。

  2026年我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人工智能带动AI+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根据艾瑞咨询预测,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规模将于2026年超过6000亿元,2021到2026年的CAGR为24.8%。同时,预计到2026年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2021到2026年的CAGR为22.3%。

AI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1. AI+电子:催生HPC硬件支持需求 加速电子全产业链高端化迭代

  • AI+CPU/GPU/FPGA/先进封装:数据处理量级提升 大算力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具备高国产替代紧迫性。例如,GPT-3的模型规模达1750亿个参数,对算力芯片提出海量需求。高性能GPU受限,高端算力芯片成为AI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相关公司包括龙芯中科、海光信息、景嘉微等。
  • 先进封装:成我国“弯道超车”关键路径。先进封装利用三维封装(3D Package)、系统级封装(SiP)等方式实现器件功能的融合和产品的多样化,是未来继续提升高制程芯片性能的重要手段。相关公司包括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
  • PCB/存储芯片:更高的算力要求高性能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例如,AI服务器中连接处理器和内存的主板PCB需求大幅增加。存储芯片方面,存算一体芯片等数据存储需求快速提升。相关公司包括沪电股份、鹏鼎控股等。

2. AI+计算机:赋能千行百业降本增效 行业主要细分应用领域数智化变革提速

  • 办公软件/企业服务软件:从工具软件到“智能助手”。例如,微软Copilot使Word、PP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成为每个人的“智能助手”。相关公司包括金山办公、福昕软件等。
  • 金融/法律/资讯:资讯类/应用入口类厂商有望受益被集成带来的商机增加,平台型厂商有望形成生态圈。相关公司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等。
  • 视觉物联/可穿戴设备/机器人:Aiot是多模态大模型下游的核心应用场景。相关公司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科创达等。
  • 智联汽车:AI赋能座舱人机交互体验优化及智能驾驶痛点问题解决。相关公司包括中科创达、德赛西威等。

AI+传媒互联网海外:坚定拥抱AI大模型带来的产业革新

  百度文心大模型推动大模型落地产业,下游的广泛应用或带来飞轮效用。腾讯混元大模型依托C端数据积累,广告类应用表现出色。阿里通义大模型凭借多模态能力,实现下游应用的降本增效。逻辑一:降本增效;逻辑二: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变化。

AI+医药/医疗行业:开启智能加速提效时代

  • AI+医药: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将驱动医药和医疗进入智能加速提效时代。相关公司包括华大基因、华大智造等。
  • AI+医疗:AI+辅助诊断(影像/病理/检验)及底层医疗数据基建等应用将提高效率并助力实现医疗公平。相关公司包括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

AI+家电:提升使用体验 重要C端落地应用场景

  家电板块是AI技术最重要的C端应用场景之一。扫地机为智能化程度最高、最有望率先显著受益的板块。投影、电视等智能显示产品亦可通过AI交互提高智能化及用户体验。相关公司包括科沃斯、石头科技等。

AI+建筑:提质增效开启新时代

  • 建筑设计:AI有望提升画图效率并节约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等。相关公司包括华设集团、华阳国际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