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任CEO宣布「两大战略重心」背后

AI百科3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57 0

  吴泳铭在全员信中着重提及的“用户至上、AI引领”战略核心,是否仅停留于口号层面?这是外界普遍存在的疑问。

  9月10日,阿里巴巴迎来了新任CEO,这一任命早在6月20日由董事会决定,历经三个月的过渡期,此消息已难再激起太大波澜。

  关于吴泳铭的背景与经历,坊间已流传诸多信息。作为阿里妈妈的创办者、“All in 无线”倡议的发起者,他再次站在了斗争的最前线,亲自督战变革。

  阿里需要一场从内到外的全面革新,正如吴泳铭在首封全员信中所言。这场变革将如何展开?或许无人能准确预测。但阿里与吴泳铭的历史轨迹,已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1. 存量竞争时代的来临

  全员信开篇即点明主题:时代在变,阿里必须变!时代在进步,阿里更需进步!当前时代确实在变。经济学中的“低垂果实”理论指出,在科技成熟初期,通过商业模式的简单创新即可创造大量财富。国内移动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增长,得益于用户数量激增与时代红利释放,大型互联网公司借此机会迅速扩张,即所谓采得低垂果实。然而,随着红利逐渐消退,适应性的增长模式效果大不如前,行业增长趋缓已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竞争环境亦发生剧变,消费习惯变迁与生成式AI等科技变革构成了互联网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增长引擎的推动力不断减弱,平台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如何在存量竞争中保持优势并持续战斗,是吴泳铭所强调的重点:既要守,更要攻!

2. 关注用户的“微体验”

  多数成功看似水到渠成,但太多企业迷失在“为了做而做”的目标中。回顾阿里24年来的创新历程,均源自细微之处的用户体验提升。为防止用户被骗9块9,诞生了支付宝;为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催生了淘宝;为让包裹更快送达,催生了菜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微体验”提升,虽在用户眼中或许不值一提,但正是这种用户至上的价值观成就了阿里,并开创了一个个庞大的产业生态,使移动支付、云计算、快递业、AI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吴泳铭9月12日提出的“用户至上”战略,同样看似不起眼,却蕴含着阿里开创者们的业务哲学与社会使命。用户至上的理念如同空气般不可或缺,虽难以察觉其影响,却是生活的第一影响因素。阿里人与用户都需要这股润物细无声的空气。

3. 非AI出身的吴泳铭能否做好AI驱动?

  吴泳铭将AI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让阿里巴巴各业务的用户场景成为AI技术的最佳应用场,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若跟不上AI时代的变迁,必将有新物种取代我们。”或许有人不解,非AI出身的吴泳铭为何如此重视AI?雷峰网曾发表《我为什么支持BAT拆掉AI研究院》一文,被多位院士、AI负责人在内部专项讨论。该文核心观点是:大厂间的AI比拼已过人才实力和技术储备阶段,胜负在于AI的组织力。何为AI组织力?即将有限的AI人才和计算资源挣脱部门壁垒,置于“企业信赖、用户需求”之地,统一目标、减少内耗、降低损耗。广告界有句名言:“我明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从不知浪费的是哪一半。”大公司同样如此。雷峰网曾调研微软为何未能做出GPT,发现纵使微软“人卡两全”,但因派系和组织架构等原因,早期承载大模型任务的团队自我割据为若干独立团队,面和心不和。反观OpenAI,虽圈内无多少AI科学家钦佩其领导层的研究能力,但无一不认可其将有限资源投入一个方向的信念感和组织力。AI信念感和组织力是高手对决的决定性条件。吴泳铭对AI驱动的信念已持续十几年,AI组织力的建设亦早已成为他的肌肉记忆。早在2019年的一次内部讲话中他就指出:算法团队要直接杀入项目中去……希望你们能率先杀出一条血路来……而更早的2011年前后他带领的搜索事业部、手淘技术部将国内顶尖算法工程军团投入由用户、商品、卖家构成的复杂场景战场……这些历史证明了他的领导力和对AI的深刻理解。之后的达摩院成立让集团各路算法专家聚拢共同探索科学与业务的核心命题。由这些人培育出的后浪又四散在淘天、本地生活、云等业务板块以更高的研究视野更扎实的工程能力驱动着阿里的新一轮变革。《我为什么支持BAT拆掉AI研究院》提到:AI人才在业务部门和研究院间的适时切换才能塑造出AI组织力。阿里AI铁军一直经历着从业务到研究院再到业务的循环转换在“公司相信、用户需要”的地方磨砺。这段历史若没有吴泳铭的开篇或许阿里AI也无法站在现在的高度。此时的吴泳铭还能打好“AI驱动”之战吗?真正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是乐观的。

4. 用户优先、AI驱动下的新增长点

  全球化市场是中国商家眼中的增量市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创立之初的愿景因此有了中国黄页、阿里B2B业务、“立志要做一家由中国人创办在全球经济发展有独特价值的公司”。过去十年速卖通、Lazada、rendyol等公司同样从用户体验出发在本土化和优质供给等方面做出重要决策如扶持海外商家、开发重点国家独立应用及匹配相应本地化人才编制等。6月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1%其中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同比高速增长60%、订单同比增长约25%。这代表阿里的国际化板块已在全球扎根。这一数字不仅好看更在商业意义上意义重大因为阿里的全球化不是一家公司的全球化而是与所有商家站在一起的全球化。一个全球化的平台能引发指数级的商业机会这些商业机会同样会反哺到阿里自身海外必然是新的增长点。

5. 结语

  用户优先、AI驱动是阿里的战略核心留住用户、提高技术效率、放眼全球是其三大要求。自三月份以来阿里在应对挑战中主动求变设立了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目前已初见成效。所有人都期望阿里成为一家102年的企业但无人知晓如何做到这一点。现在24岁的阿里给出的答案是:在时代脉搏中始终保持应对未来的智慧与力量始终保持自我变革的勇气。#雷峰网#文章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